06/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紀曉嵐鐵筆:物換星移不可墨守成規

在我紀曉嵐看來,香江回歸天朝十二年,反對派、奸人黨、洋奴漢奸勢力猖狂,「愛國愛港力量」受壓,人心回歸和國家民族認同皆似有若無,管治混亂,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朝廷在所謂「雙普選」問題上路線大大偏右,讓步太多。反對派每每一鬧,像曾小子這樣的「港英舊臣」巧妙配合,朝廷就次次讓步。反對派嘗到甜頭,以為「爭取有效」,故氣燄益盛,步步進逼,遂使香江政治風雲不斷,府衙施政多被「雙普選」或是干擾阻滯,或是牽着鼻子走,整個社會也被此議題挑起爭論和引來分化,英美西夷勢力則藉機大做文章,聲稱「關注」,實為干預,搞風搞雨也。

改變投降做法 強調循序漸進

對此,朝廷必須徹底改變一路以來在「雙普選」問題上的右傾路線、投降做法,或是理直氣壯地對外公布要重新檢討《基本法》中的有關規定,此一規定草擬於二十多年前,我天朝改革開放也剛剛起步,故有關規定二十多年後已不合時宜,大有檢討之必要。朝廷若覺得此舉動作太大,也可暫不須檢討有關規定,而是對「最終實現雙普選」規定中的「從香港實際情況出發」和「循序漸進」原則,作出權威「釋法」,在政治上奪取主動權,慢慢來也,將「雙普選」陰乾。

其實,當年鄧老爺子在中英談判香港問題時,對回歸後搞甚麼「雙普選」並無興趣。當時朝廷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收回主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保證香江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這裏所說「原有的」是指中英談判前的狀況,那時香江絕無「雙普選」——港督亦即最高行政長官是英倫直接派遣的;立法局之成員也都是官守和非官守的,是委任的。我朝廷當年講的換一個港督、換一面旗幟,要的就是這樣一個狀況,亦即「港督」——九七後的行政長官由我朝廷派遣,米字旗換成五星旗。

若我朝廷當年堅持這樣的主張,九七回歸後就不會有這麼多麻煩事,就不會有反對派、奸人黨、洋奴漢奸利用「雙普選」不斷搗亂、壯大。然而,朝廷在談判中對此作了極大讓步,把「普選」概念引入「港人治港」之中。此原因有四:一是英夷開始在政制上偷步,推行普選;二是我朝廷擔心過渡期生亂,影響政權順利交接;三是朝廷對未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模式心裏沒底;四是對未來幾十年的變化無從估計。然此皆往事也,如今物換星移,不可墨守成規也。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