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醫知健:肝硬化早期病徵不明顯

【本報訊】肝臟是人體重要器官,負責分泌膽汁、解毒、儲存醣原及其他新陳代謝等。若然患者出現肝硬化問題,肝臟便難以正常運作。肝硬化是後期的肝臟纖維化,當肝細胞受損後復原,過程中產生的纖維組織會結為瘡疤,慢慢令肝臟硬化,並有機會令肝的形狀改變和功能衰退。肝硬化可由病毒肝炎引起,而脂肪肝和長期嗜酒亦可以導致肝硬化,但由於乙型肝炎在中國內地及香港甚為普遍,所以本港大部分肝硬化患者乃是由病毒感染造成。此外,肝硬化的發病率以男性較高,並以四十歲以上男子較容易發病。

戒酒 控制體重 阻病情惡化

肝硬化患者於初期多沒有明顯病徵,儘管部分患者或會感到食欲不振、乏力、嘔吐、腹瀉、右上腹隱痛等不適,但這時期患者肝功能多屬正常,不易察覺。當肝硬化發展至後期階段便會呈現較明顯的病徵,包括腹內積水、出血、黃疸、體重下降、腹脹、腹壁靜脈曲張、手掌出現紅斑、胸口出現蜘蛛血管痣等症狀。

目前為止,肝硬化不能以藥物徹底治愈,情況嚴重時只有接受肝臟移植才能控制病情;所以,患者愈早發現,愈早服用藥物及改善生活習慣,例如戒酒及控制體重,愈有助降低病情惡化的機會。故此,即使身體並未出現肝病徵兆,也需要定期作腹部超音波檢查以診斷肝臟表面變化;胃鏡檢查亦有助檢查併發症,而血清生化檢查則能正確診斷肝硬化。由於肝硬化有八成是因肝炎而起,故積極預防肝炎,例如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能減低患上肝硬化的機會。

腸胃肝臟科專科胡興正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