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毛澤東看今朝:成則為王敗則為寇

我喜歡讀歷史書,二十四史我都讀過,但「盡信書,不如無書」。一部二十四史,寫祥瑞、迷信的文字就佔了不少,各朝各代的史書裏都有。像《史記.高祖本紀》和《漢書.高帝紀》裏,都寫了劉邦斬白蛇的故事,又寫了劉邦藏身的地方,上面常有雲氣,這一切都是騙人的鬼話。而每一部史書,都是由繼建的新王朝的臣子奉命修撰的,凡關係到本朝統治者不光彩的地方,自然不能寫,也不敢寫。如宋太祖趙匡胤本是後周的臣子,奉命北征,走到陳橋驛,竟發動兵變,篡奪了後周的政權;但《舊五代史》卻說他黃袍加身,是受將士們「擐甲將刃」、「擁迫南行」被迫的結果。

封建社會還有一條「為尊者諱」的倫理道德標準,皇帝的惡行,或是隱而不書,或是把責任推給臣下或他人。譬如,宋高宗和秦檜主和投降,實際上主要的責任不全在秦檜,起決定作用的是幕後的高宗趙構,這在《宋史.奸臣傳》的「秦檜傳」裏,是多少有所反映的。特別是洋洋四千萬言的二十四史,寫的差不多都是帝王將相,人民群眾的生活情形、生產情形,大多是隻字不提,有的寫了些,也是籠統地一筆帶過,目的是談如何加強統治的問題,有的更被歪曲地寫了進去,如農民反壓迫、剝削的鬥爭,一律被罵成十惡不赦的「匪」、「賊」、「逆」。這是最不符合歷史真實的假話。

古代史如此,現代史又如何?看那《中華民國史綱》,不停地罵「共匪」、「毛酋」、「流賊」……我是匪是酋是賊麼?「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共產黨的史書罵蔣介石為「蔣幫」、「蔣匪」、「國民黨反動派」、「人民公敵」……是不是罵得對呢?總之,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都遵循一個原則:「成則為王敗則為寇」。元滅宋,清滅明,成吉思汗和努爾哈赤也就變成我們的皇帝,蒙古人、滿清人也就屬於中華民族了。因為漢族文化源遠流長,任何人都滅不了,反而將元朝和清朝的統治者都同化了。

港英餘孽數典忘祖

我們不要妄自尊大,但也要尊重本國的文化。看看美國總統奧巴馬、國務卿希拉妮等人都要「子曰詩云」了,奧巴馬的弟弟馬克多年來還在深圳學漢語。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都出現「漢語熱」,那個澳洲總理不是一口流利漢語嗎?如今只有香港一幫港英餘孽,不多提倡漢語而提倡英語,搞甚麼教學語言「微調」方案,真是數典忘祖。

劉楚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