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紀曉嵐鐵筆:「公僕治港」問題更嚴重

當年董建華治港七年多,亂象紛呈,盡顯無能,朝廷有換人之心,尋找「合適人選」取而代之。朝廷觀察,董建華出任香江領導人期間,由於他是「空降部隊」,又有「愛國商人」之印記,故難以駕馭以紅杏陳婆為首的香江府衙之公務員體系。香江府衙之公務員體系乃英夷花費逾百年打造而成,乃「國中之國」。英夷部署撤退香江,最下工夫培養未來「港人治港」者就是公務員隊伍。他們在十幾年時間裏,快馬加鞭培養提拔了兩、三個梯隊的華人高官作為九七年後香江府衙治港骨幹。有這樣一班「港英餘孽」在,「空降」特首根本難以應付。

有鑑於此,朝廷支持董建華推出「高官問責制」,在公務員體系之外建立府衙領導班底,並架空了時任政務司司長的紅杏陳婆。紅杏陳婆不甘「受辱」,劈炮唔撈,由時任財政司司長的曾小子接替其位。然而,儘管董建華在府衙體制上做了手術,以高官問責制「奪」了公務員體系相當之權力,但老董無能,還是施政混亂,香江管治未見任何起色,他和香江府衙公務員體系之關係也更形緊張。與此同時,所謂「商人治港」的模式也備受批評。

這樣的背景下,朝廷在考慮尋人取代董建華時,就把思路和目光放在了所謂「公務員治港」的層面上。朝廷評估,老董並非公務員出身,完全不熟悉府衙運作,沒有「公共行政經驗」,商人身份難免在各大商界山頭之中有被人攻訐為「厚此薄彼」、「利益輸送」之嫌。要補老董上述「缺失」,從香江府衙和公務員中尋一替補人似乎是「順理成章」。朝廷有了這樣的考慮,曾小子脫穎而出也。

攬權擴權 尾大不掉

對此,曾小子當然更是洋洋自得。一開始,他也非常自負,認為自己為官數十年,在府衙內如魚得水、呼風喚雨,有一大批AO黨是他的哥們弟兄,「行政經驗豐富」,故「治港」不在話下也。有此自得和自負,曾小子以輕佻之狀、聳着肩膀在停車場口哨吹國歌以及「大剌剌」自喻「政治家」就絕不奇怪也。

上台四年來,曾小子在攬權擴權方面,的確充分利用了他是府衙出身、公務員出身之「優勢」,通過「旋轉門」設計,網羅任用了一大批他的公務員AO黨出任問責高官,建立私人班底。他甚至在委任副局長、政治助理上也玩這一手,讓一些已近退休之齡的公務員「轉身」出任「第二層級」問責官員。曾小子經營的「公務員治港」為他自己和他的「曾家軍」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局,令朝廷要想解決他的問題倍感棘手,比解決董建華時困難許多。

更令朝廷失算的是,「公務員治港」成了港英餘孽治港,比「商人治港」問題更為嚴重也。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