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龍吟大地:中國經略西南重點在緬甸

中國與緬甸近日簽訂中緬原油管道項目諒解備忘錄。該原油管道項目的確定,標誌着中國四大油氣進口通道初步成形,有利於實現石油運輸渠道多元化,保障能源供應安全。

根據備忘錄,項目包括起自緬甸馬德島、通過緬甸終至中國交付點的原油管道、儲運設施及其附屬設施,在緬甸馬德島建設的一個可從超大型油輪卸載原油的碼頭和終端及附近建設的原油儲運設施及其他附屬設施。雙方同意由中國公司設計、建設、運營和管理原油管道項目,管道設計能力是每年二千二百萬噸,建設費用預計二十億美元。

增出海口 游刃有餘

中緬油管的作用是把中國從中東及非洲採購的石油,直接從印度洋經緬甸過境,進入中國。與通過馬六甲海峽將原油運抵湛江和寧波的「太平洋線路」相比,這條「印度洋線路」要節省一千二百多公里,而且也安全得多,戰略意義明顯。

中國目前在南海問題與東南亞國家交惡,這些國家只要封鎖馬六甲這個咽喉,中國近八成的海上石油進口便要受阻,經濟將面臨滅頂之災,但如果興建中緬油管,中國便可以成功避開「馬六甲困局」,大大提高海上運輸的安全性,而且在南海問題也不必像今天這樣投鼠忌器。

緬甸的地緣位置對中國走向世界十分重要,是中國經略西南的重中之重。中國早已計劃借道緬甸進入印度洋,使中國從「一洋戰略」演進為「二洋戰略」,從原來國土只接觸太平洋,變成可以同時進入印度洋。

中國的出海口都在太平洋,但美國在中國東部設立了兩條島鏈進行雙重封鎖,一旦中美有事,中國的海上通道將徹底被封死;但如果有緬甸這個出海口,中國便會變得較為游刃有餘,起碼不容易被人隨便敲詐。

美國也看到了中國的戰略部署,因此一直以民主人權為名,想方設法顛覆緬甸軍政府,建立親美政權,打碎中國的美夢。緬甸前年爆發的袈裟革命,表面上是緬甸僧侶自發的抗議,但實際上是美國在背後操縱。更早之前,美國前總統布殊曾一度考慮以反恐為名,對緬甸軍政府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並派出特種部隊滲透到緬甸進行偵察。緬甸軍政府被迫將首都從沿海的仰光搬到內陸山區,而中國當時也急調野戰部隊代替邊防部隊,到中緬邊境一帶進行策應,局勢曾一度相當緊張。後來,美國由於在伊拉克及阿富汗同時開闢戰場,在緬甸再打一仗感到力不從心,不得不放棄軍事手段,但進行顏色革命的軟攻勢一直沒有中斷。

頂住壓力 對症下藥

中國經略西南,對手除了美國,還有印度。印度對中國在緬甸的發展一直非常警惕,對緬甸軍政府的拉攏也相當積極,通過財政和軍援手段,不斷增大在緬甸的影響力。緬甸軍政府為了平衡中國,也對印度相當曖昧。

大國博弈成為中國經略西南的最大風險,但如果中國能夠頂住壓力,順勢而為,還是能夠有大文章可做。畢竟美國霸權處在下滑階段,而印度的國力及精力都還不能與中國在緬甸一較高低。緬甸軍政府首要的是政權安全以及經濟發展,中國如能對症下藥,便能獲得一個寶貴的出海口,改善地緣政治環境。這個世界已被列強瓜分得差不多了,留給中國的地方也不多了。

馮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