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亂世達觀:內外交困遲早出局

港府前天公布最新經濟數據,一如所料,慘不忍睹。最矚目的是,貨物出口劇減近二成三,為一九五四年以來最大跌幅。當局隨即調低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前景絕不容樂觀。

一九五四年乃韓戰停戰翌年,周邊地區局勢轉趨穩定。因內地閉關自守,政治內耗不斷,香港得天獨厚,經濟自此穩定發展;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實現了經濟起飛,進身「亞洲四小龍」;到九十年代中,成就更傲視亞洲同儕。

內地三十年改革開放,為香港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但回歸以來,港府既沒有把握機遇,更無法面對挑戰。製造業北移,經濟轉型卻嚴重滯後,除金融業一枝獨秀,炒風「虛火」上升外,香港一直找不到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曾支撐本港經濟半壁江山的轉口貿易,因政府與內地經濟融合先是「唯我獨大」,繼而縮手縮腳,基建配套措施無法跟上國家經濟發展的步伐,錯失先機,時不我與。百業暢旺時,尚能坐順風車維持現狀,金融海嘯殺到,競爭力不濟馬上現形,這次貨物出口錄得五十五年來最大跌幅,可謂意料之中。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香港不缺資金,也不乏人才,回歸以來經濟每況愈下,皆因缺少一個有遠見、有承擔的政府。事實證明,以港英前朝遺老遺少為主的管治班子,已無法帶領香港走出困局。

該說的講了,該幫的也做了,情況依舊毫無起色,北大人對不思進取、一直無法解決「深層次矛盾」的港府已經失去耐心與信心。較早前,中央政府確定全力以赴,將上海打造成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不啻為對香港發出的警報,「紐倫港」早晚會被「紐倫海」取代。

鬍鬚曾自我安慰說,以中國之大,足可容納兩個國際金融中心。此話一點不假,怕只怕到時候除上海外的另一個,未必是香港。

謝文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