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香港朋友問我:「聽說日本女性婚後大多不會工作,做專業主婦(日語,全職主婦之意),但為何近年的日劇常有女強人角色登場?」

在昭和時代,丈夫賺錢養家,妻子擔任專業主婦,打理家務、做飯及照顧孩子是主流。日本內閣府男女共同參畫局的統計數字顯示,在1980年,由丈夫獨力工作,妻子做專業主婦的家庭約1,100萬戶,共働家庭約600萬戶,日語「共働」形容夫婦共同投身社會工作。

日本進入平成時代後出現變化,1990年代初,泡沫經濟爆破,有些獨力養家的男性被辭退,改做薪金較低的非本業工作,太太需要工作幫補生計,丈夫獨力工作的家庭及共働家庭的數字開始打成平手。

千禧年後,兩個數字的逆差擴大,丈夫獨力工作的家庭不足一半,共働家庭佔多,近年兩者數字分別約770萬戶及980萬戶。自從泡沫經濟爆破,日本景氣長期低迷,新生一代想找份長工也不易,不少人被迫做日語叫「派遣」的臨時工或兼職,收入有限。即使找到長工,日本20歲前半社員的平均年薪不足300萬日圓,折約港幣20萬以下,單靠丈夫一人工作往往不足以養家,女性投身社會工作變得普遍。

在夫婦共働的時代,日本家庭中的丈夫也不能像過往般強勢,一個人貢獻多,嗓門才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