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覺得父母嘴刁,後來知道他們的要求是對的。比方說,自己在家蒸魚的味道比去酒樓蒸條貴魚還要美味,花費又便宜得多,出街食飯又貴又難食,自然一肚氣。

嗜吃的人喜歡追尋味道來源,尤其是自己識得煮的,食物一入口,自然知道有沒有落味精,油鹽糖是否用得恰當,食材是否新鮮,以至烹調方法掌握得可準確等,並非挑剔,而是習慣,一吃就知道。

現在的酒樓點心大多是工場半製成品,拿到酒樓再煮熟的,味道差遠了,有些酒樓還改為三粒蝦餃,如果四個人飲茶,就有一個無得食。最好笑問部長為何減少一粒,部長說有些客喜歡食菜,中間加了菜呀。

有些食肆的食物真是難食,我決定永不光顧,但新一代覺得沒甚麼,他們認為不算美味,但間間差不多,他們的味蕾已分不出味道優劣,漸漸接受原本不合格的東西。

有些人從未食過新鮮的雞,也不知海鮮和河鮮的真正鮮味,只求不會吃到黑心食物,沒有地溝油,豉油不是頭髮造的已經很好,即使豬肉扮牛肉,他們覺得反正是肉就算了。

我明白食肆租金那麼貴,不能買上佳食材和花時間烹調,無意批評,只是偶然發現食物美味的食肆,格外感恩,但不能公開,以免業主加租,食肆轉頭執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