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位任教了六年多日語的香港朋友閒談,姑且稱她做P小姐,幾乎每次見面都會問她:「教日語的熱誠不減嗎?」

在香港教日語獲得的報酬,絕未可觀到讓人儲蓄幾年就可買樓,懂日語的人選擇去教日語而不是從事其他工作,多少有份熱誠。P小姐的回應是,熱誠沒明顯減退,但教授日語的態度轉變了,絕不是變得得過且過,而是懂得避重就輕。

比方說,學生總愛問一些本來沒必要問,問了也很難作答的問題,為了讓不懂日語的人也能理解,以下我用廣東話作例。假設有正學習廣東話的日本人問:「為甚麼文字明明寫『如果』,但有人讀成『如估』,大家卻聽得懂;此外為甚麼二千及二百可讀做『兩千』及『兩百』,唯獨二十不會讀做『兩十』?」

我近年曾短暫私人教授日語,學生問我類似的問題時,我會答:「沒法解,硬記就是。」我認為當學生未完全掌握日語文法,分心理會無關痛癢的事,會影響學習進度。然而P小姐持另一種意見,她察覺到若不找個合理解釋,解答那些本來不必要問的問題,學生無法釋然,反會影響學習情緒,但她堅持答罷即止,不容在同一問題上糾纏。

我無法斷言我的做法對,還是P小姐的做法更好,但事實證明我已無意再花心機教他人日語,而她仍然堅持到這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