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上茶樓吃點心,蝦餃燒賣是常客;在街邊吃小食,必食燒賣魚蛋。雖然燒賣源自中國北方,多為肉餡,但如今卻彷彿被冠上港式地道小食之名。燒賣製法眾多,配上不同餡料,如蝦肉、牛肉、魚肉,甚至鵪鶉蛋,各有風味,不過在芸芸口味中,炸燒賣才是我最愛的一杯茶。經油淺炸後的魚肉燒賣,酥香脆口,蘸椒鹽吃,更加鹹香滋味。唸大專時,校園附近有一檔小食店,所賣的炸燒賣成了我和一眾書友每星期都要吃的「慰藉系」小食。可能你會問,如此愛吃,為何不日日吃?只因此炸物威力唔嘢小,食得多臉蛋「火山爆發」,點追女仔呀?

說回燒賣的來源,據元末明初的《樸事通》記載,當時在大都(今北京)已有出售「素酸餡稍麥(燒賣)」,不過當時是「與湯食之」,跟現在稍有不同。燒賣邊梢皺摺如花,所以亦有「梢美」之稱。演變至今日街頭的魚肉燒賣,賣相雖不算精緻,但軟滑而金黃色的薄皮仍算美觀。不過炸燒賣一般卻是呈暗淡的棕黃色,其貌不揚,亦無蒸燒賣剛出籠的飄香,但只要一放進口,剛炸起的滾燙口感,以及隨之而來的酥麻香脆,再到咬開後的軟滑魚香,層次豐富又過癮。

炸燒賣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先將油預熱至160℃至170℃,放入沾了麵糊或調過味的燒賣,用中火炸5至6分鐘,再推至大火略炸至脆身,瀝乾油便成。在內地,其實亦有「炸半月燒賣」的浪漫叫法,只是他們會將燒賣對切成半月形,佐以咖喱汁、甜酸醬、胡椒粉、椒鹽等入口,可謂各有各滋味。現時香港有賣炸燒賣的地方不多,大多是一些老舊小店,在韓式小食店開到成行成市的今日,不妨也一嘗這種少有地方吃到的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