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音樂人,于逸堯(阿于)作曲、填詞、編曲,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原來在音符以外,他還喜愛飲食,更經常在臉書、微博、Instagram,甚至雜誌發表飲食逸事。讀其文章,你會發現阿于認為世上沒有不好吃的食物,他又將「吃」延伸到文化、歷史等不同層面,高呼食物也需要大家的尊重。

從小受家人薰陶愛上吃,自言不偏食的于逸堯認為,食物也需要受到尊重。

經常和大廚交流,了解每道菜背後的意義。例如每次去海景軒食飯,他都很期待梁輝雄師傅即席為客人炮製蛋白杏仁茶,因為這道經典甜品是梁師傅的永恒招牌作。

阿于父親和家人對食也很有要求,以前在加拿大,因買唔到鹹魚,索性自家醃製。

在巴塞隆拿一間吃古老Catalan菜式的餐廳,首次吃到Kid,即山羊仔肉髀,印象深刻。

最喜歡中菜,阿于一有機會在內地或台灣就會找機會品嘗中式食物,10年前到北京夜市,看到傳統食品肉夾饃,他希望在本港也能找到這些古老美食。

於日本銀座附近,第一次在城市中看到流動麵檔,當時感覺也很新奇。

每去一個地方,阿于必逛當地的市場,以了解箇中的飲食文化,最近就去了三藩市的Ferry Plaza Farmers Market。

過往吃過無數傳統Fine Dining,2002年首次在悉尼Tetsuya’s Restaurant體驗到日本和澳洲Fusion的摩登Fine Dining,圖中鋪滿了海藻脆粒的鱒魚,那種味道至今難忘。

98年,阿于開始為食物拍照,風格和構圖也變得講究,他笑言可能是雜誌見到他的照片,才會邀請他寫專欄。

以前在亞視工作時,負責《方太生活廣場》外埠版配樂,阿于說不少飲食和上海菜的知識,都從這個節目而來,對他影響深遠。

阿于自小就愛吃,原因是有愛吃的家人,他回憶說:「家人都很喜歡吃,我幾歲就跟媽媽逛街市,爸爸會自家浸發魚翅、爺爺會做臘肉。」到了在加拿大居住時,阿于爸爸由於買不到鹹魚,就買了一條魚回家醃製。原來興趣真的要由細培養,難怪阿于咁識食。對於食物,他沒有特別喜愛或特別討厭的,甚麼食物他都放入口,敢於嘗試任何新菜式,他說:「小時候最討厭吃蠔、鯇魚腩和荔枝,長大後我克服了它們,對我來說喜歡吃的話,就不會有偏食,口味是很個人的事,會因不同經歷、修養等而影響對食物的觀感,所以我從不寫食評,也不會對菜式評頭品足。」

方太生活廣場 影響深遠

近年流行相機先食,但早在1997年前後,阿于已開始為食物拍照,最初是單純地覺得菜式很漂亮而留個紀念,並跟朋友分享,後來朋友們將他推薦給雜誌,便開始了撰寫飲食文化專欄,又將文章集結成書。看到阿于的文章,第一個感覺是很長篇,但細心一看,會發現在飲食的層面下,蘊含了菜式延伸的文化、歷史背景,讓讀者看後再三細味。多年來,阿于經常獲邀試菜、跟大廚們交流,遇過無數名廚,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方太。「以前在亞視,要為《方太生活廣場》重新配樂作外埠版,這是我睇得最多的烹飪節目,她的烹飪知識深深影響了我,尤其上海菜,讓我獲益良多。」除了本地飲食,每次去旅行,阿于都會設計飲食行程,找尋值得光顧的餐廳,也要到當地的街市逛一逛,從中了解當地最深入的飲食文化。

付錢吃飯 唔係大晒

很多時候,我們會說尊重別人、尊重動物,對於食物,頂多是勸人不要浪費,所以初次從阿于口中聽到要尊重食物,感覺怪怪的。阿于認為:「現在很多時買某種食材、去某間餐廳吃飯,都可能因為成本、別人口碑而受到左右;抱着付錢便是大爺的觀念、吃完也不知吃了甚麼落肚,或是食剩大量食物等,都不是一種尊重的表現。」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經常幫襯的餐廳滄浪亭,內裏有一道按季節選用新鮮蠶豆或乾蠶豆做成的傳統豆瓣酥,逢星期四推出,後來老闆很勞氣說以後不做了,因為用新鮮蠶豆做的,成品會是鮮綠色;用乾蠶豆的話,則會帶點灰色,這點上海人必定知道,可惜一般客人不知緣由便說顏色變了、食物變壞,老闆不高興就索性不做了。阿于說一道菜式對廚師來講,包含了個人感情和寄託,這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尊重食物,等於看輕了別人的文化,惡性循環下,可能很多有價值的食物,都會慢慢失傳,實在可惜。

文:Ampo

攝:Chris(部分)

場地提供:海景嘉福洲際酒店海景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