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昨日話題,古時的日本人會生火將鋤頭的金屬片加熱,用來煎肉,是為最原始的壽喜燒,那時的平民捕獵到野豬或鹿,屠宰後即場以耕田用的鋤頭煎熟來吃。日本自幕末(江戶幕府末年)才解禁吃牛肉,解禁前,日本人只吃魚肉及雞肉,為何有人連野豬及鹿也吃呢?不是本文的主題,暫不交代。

幕末至明治時代初年,牛肉已解禁,壽喜燒牛肉鍋在關西地區流行起來,煮食不再用鋤頭,講究點改用鍋。將牛肉放入鍋中煎,之後加沙糖及醬油作調味,故此壽喜燒帶點甜味,之後再加入豆腐及日本長葱,關西風壽喜燒便告完成。

同樣是幕末至明治時代初年,關東地區流行吃「牛鍋」,先用沙糖、醬油及味醂(含米酒成分的調味料)等製成一個日語叫「割下」的複合調味料,然後將牛肉下鍋,倒入「割下」,再一口氣加入豆腐、野菜等食材一起煮,就構成關東風的「牛鍋」,這種亦可理解為關東風的壽喜燒。簡單點說,關西風將牛肉煎,關東風將牛肉煮。

在1923年的大正時代,爆發了關東大地震,很多牛鍋店被毀無法再經營,後來關東地區開了很多關西風的壽喜燒店,令壽喜燒取代了牛鍋的地位。日本一些創業百年的壽喜燒老店,同時提供關東及關西風,讓食客一口氣「吃遍全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