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二次大戰結束七十周年,1945年發生的重大事件在今年也步入第七十年,例如廣島原爆日。

8月6日的今天是廣島原爆七十周年,當年投下的原子彈意義重大,間接令二次大戰提早結束,但在廣島瞬間奪去了十多萬人的性命。在1945年4月,美軍研究投下原子彈的地點,目標包括東京灣、橫濱、名古屋、大阪、京都、福岡、小倉、廣島、長崎等十多處地方,後來目標收窄至廣島等幾個城市。

廣島在七十年前成為世上首個遭受原爆的城市,有幾個原因;廣島是十多個目標當中,從未受過美軍大型空襲的一個,廣島更是唯一沒有盟軍戰俘收容所的城市,讓美軍減少誤中戰俘的憂慮。當二次大戰進入尾聲,日本主要城市如東京等無一不受過美軍的大型空襲,唯獨廣島例外,將原子彈投落城市設施保持完整的廣島,可有效地計算原子彈的威力。

聽過很多華人說,廣島及長崎先後遭受原爆是活該,因為日本挑起戰爭;當我年僅10幾歲,唸西史時也有近似想法,但隨着人長大了,民族情緒薄弱了,想法變得不一樣。近代美國遭受恐襲後以報復姿態作出軍事行動,往往連平民也殃及,如果譴責美軍誤殺無辜的同時,又覺得1945年投落日本的原子彈炸得痛快,那恐怕是個人身份立場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