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的「伊達」 現今是華麗、好看之意,關於「伊達」的由來,眾說紛紜,有說源自戰國時代的藩主伊達政宗。

在戰國時代已坐擁半壁天下的豐臣秀吉率領大軍攻打藩主北条時政管轄的小田原城,下令伊達政宗也派兵參戰,但伊達家與北条家有同盟關係,伊達政宗猶豫不派兵。伊達家內部經過討論,伊達政宗終於決定率兵前赴小田原城,比原定晚了幾個月。

心裏有氣的豐臣秀吉故意不接見伊達政宗,伊達政宗穿一身白色喪服求見謝罪,以示抱必死之心,豐臣秀吉因此消了氣,他對伊達政宗說如果再晚一點出兵,恐怕伊達經已腦袋搬家。伊達政宗穿喪服被譽為膽識過人,有說從此人們以「伊達」形容有俠氣的男子。後來豐臣秀吉出兵朝鮮,伊達家兵士也有參戰,他們身穿華麗裝束,軍容整齊,被人稱讚為「伊達者」。

有個說法指在伊達政宗誕生之前,已有拼音讀做Tate的詞語,形容外表好看或有氣概的男子,到了伊達政宗活躍的時代,Tate一詞因應潮流化成漢字「伊達」,讀音變成Date。哪個版本才正確,現在已很難說得準。「伊達」含有多重意思,除了最初所述的華麗、好看,一個男子在寒冷季節為求外表好看僅穿單薄衣服,那身衣着可稱為「伊達」,不怕冷,也算有男子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