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着《超級巨聲2》而入行的吳業坤(坤哥),入行5年一直參與不同類型的演出,拍劇、主持、唱歌等,直至去年被安排在台慶扮「棋子」,以及惡搞《衝上雲霄》MV而頓時人氣急升。多才多藝的坤哥,近日終獲唱片公司垂青,正式簽約成為歌手。而為保持健康體魄應付多項工作,坤哥堅持每星期打籃球一至兩次,誓要做個內外健康的全能藝人!

坤哥認為打籃球需要有足夠體力,對他每天要應付不同的工作有絕對幫助。

籃球講求團隊合作和即時反應,眼球更要追蹤籃球去向,全方位的訓練令坤哥對籃球愛不釋手。

只要有足夠落場時間,坤哥會先做些簡單伸展運動,從而減低拗柴風險。

貪靚女士們愛穿高跟鞋,一個不留神,差錯腳就容易發生拗柴。

平日可多作腿部肌肉訓練,有助預防拗柴或減輕拗柴的受傷程度。

運動時不慎拗柴後,應立即停止所有劇烈動作,以免患處持續惡化。

拗柴後,應把握黃金72小時,為患處進行冷敷治療,減輕痛楚和患處持續出血的情況。

骨科專科醫生林雄偉

緣於一齣卡通片

90年代,一套卡通片《男兒當入樽》掀起打籃球的熱潮,片中主角櫻木花道、流川楓的明星籃球員更成為不少青少年的偶像。自言小時候屬「肥仔」一名的坤哥,受此卡通主角對打籃球的熱血、隊友之間的互助精神所影響,從小就開始打波。中學三年級更「膽粗粗」跟同學報名參加班際籃球比賽,開始認真練習。

「中三升中四那年暑假,一來為了參加比賽,二來想減肥,所以日日落樓下籃球場練波。結果,終於如願以償,中四至中六成功入選學校籃球組,代表學校四出比賽。甚至中七轉校時,更獲委任為該校的籃球隊隊長!」坤哥笑言擔任籃球隊隊長期間,負責召集隊員練波、訂製隊衫等經歷,仍然記憶猶新。

志同道合組隊打波

恒常與朋友到樓下打籃球的習慣,直至2010年因參加歌唱比賽,簽約成為藝人後,而逐漸改變。「畢業後,與同學各散東西,加上娛樂圈的工作時間與他人有異,較難集齊一同練波。幸而入行後,結識到一班同樣熱愛唱歌和打籃球、志同道合的『巨聲』朋友。我甚至乎與同屬『巨聲幫』的胡鴻鈞、馮允謙和其他朋友,一共15人組成籃球隊VR1。VR1有『We are the One』的意思。我們會進行School Tour,邀請各中學或大專院校的籃球隊,平均一個月舉行兩場比賽齊齊切磋球技,目標是帶動學生熱愛籃球運動。」

坤哥笑稱,之所以用藝人身份組隊, 一來知道自己已沒機會打入職業籃球隊,但仍可倣效兒時偶像櫻木花道,一嘗當「明星籃球員」的滋味;二來想告訴大家:藝人其實都好平民化,不是只得「偶像」的一面!

缺乏熱身導致拗柴

當被問到打籃球曾否試過受傷經歷時,坤哥直言多的是!「拗柴」、「食波餅」、「串魚蛋」等周不時都發生在他身上。幸而至今全是輕微傷患,未試過嚴重到骨折而需打石膏。「我拗柴的情況多數發生在上籃落地之際,因企得不穩而造成。其實,一大班年輕人有得落場打波經已好興奮,根本不會再額外花時間做熱身運動,況且休息一輪等康復後,又可以再落場打過。」不過他補充,不慎拗柴後,康復期間必定多做腿部伸展運動及健身,以彌補不能在籃球場上手腳並用的體能訓練。

講求隊友合作精神

現時坤哥在籃球隊VR1,擔任大前鋒位置,負責在禁區籃板做防守工作。為籌備不同的比賽,與隊友每兩星期便要抽空練習。之所以在忙碌的工作行程間,仍堅持要打籃球,全因打籃球能帶給他在工作以外的滿足感。

他表示:「籃球是講求Team Work的運動,隊員之間要不斷溝通來培養感情和建立默契。即使比賽前,已部署好作戰策略,但到正式落場依然要隨機應變,眼球要隨着籃球的走動去向作即時反應,故需要很強的觀察力。比賽期間,又要同隊員們通力合作,互助的同時又要互補不足。所以,一旦成功進攻,便會有相當大的成功感。再者,打籃球所需要到的技巧:溝通、默契、應變能力、足夠體力及肺活量,應用在拍劇、做主持『執生』、唱歌亦有一定幫助。」

專家的話:拗柴應把握黃金72小時

相信不少籃球愛好者曾與坤哥一樣,都試過上完籃,落地不穩;又或平時走路「差錯腳」,導致「拗柴」發生。所謂「拗柴」(Ankle Sprain),醫學正名為腳踝關節扭傷,意指因足踝關節韌帶撕裂所造成的傷患。

骨科專科醫生林雄偉解釋,當足踝關節過度拉扯或突然扭轉,超出了關節活動範圍便會發生扭傷的情況。「拗柴(Ankle Sprain)只是描述受傷時的情況,雖然此受傷痛症相當普及,卻可以引致不同的受傷程度!輕微的會傷及軟組織、扯傷腳踝附近的韌帶;嚴重的可傷及關節軟骨,甚或骨折。」

固定受傷位置

林醫生指,當發生拗柴後,患者應立即停止所有劇烈運動,先固定並抬高患處,然後進行緊急處理─冰敷治療。「拗柴受傷後,患者應把握頭72小時進行凍敷,目的是減少軟組織腫脹、減少內裏持續充血的現象,從而減輕痛楚,及避免傷患繼續腫脹和持續惡化。72小時過後,基本上出血現象已經定型,可轉做熱力治療(電氈、熱紅外線等),來增強血液循環,從而加快血塊和水腫的吸收。」

接着的程序為照X-ray,林醫生強調此步驟相當重要,確認有沒有任何骨折問題發生。皆因若有骨折,卻沒有即時處理,日後有機會引伸各種嚴重腳患,如骨折移位、骨折位置愈合不良、甚至早期關節退化等!若腳踝痛楚持續,骨科醫生也會建議病人做磁力共振,檢查會否有關節軟骨受傷的可能性。

「一般來說,只是軟組織受傷,沒有骨折的話,都不用進行手術。因為軟組織受傷可透過休息及物理治療輔助下,自行修復。可是,若發生骨折,醫生便會視乎骨折大小、位置、『移位』情況,從而斷定病人需否進行手術。」

強化腿部肌肉

受傷過後,缺乏適當治療,韌帶會變得鬆弛。這情況使患者容易再出現拗柴。另外,腿部肌肉不足和不平衡、平衡感欠佳,亦會增加重複性拗柴的風險。故此,骨科醫生為拗柴病人作診斷後,都會轉介病人去做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師會指導病人進行腿部肌肉訓練、平衡感覺訓練,以防止病人出現重複性拗柴現象。除此之外,平日運動前多做腿部伸展動作,提升筋腱柔軟度,亦有助減輕拗柴的受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