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時有腰骨痛的問題,即使用盡辦法,也無法令痛楚消失,而大部分人如非痛至不能忍受的程度,都不會刻意求醫,只會坐下或躺下稍作休息。其實這種痛楚有機會是由不同病症引起的坐骨神經痛,如患者忽視痛楚,嚴重時有可能令下半身不能活動,因此應及早處理。

職業司機長時間維持同樣姿勢,增加了椎間盤的壓力。

搬運工人需要經常扭動身體,關節在長時間的摩擦下,有機會造成坐骨神經痛。

搬運重物時不宜彎腰,必須先蹲下,利用腳力和腰力來搬運。

很多OL都有翹腳的習慣,有可能造成梨狀肌症候群。

多喝水可以保持椎間盤的彈性,有效減低出現坐骨神經痛的機會。

註冊脊醫 陳允灝

神經線受壓迫

坐骨神經痛是十分常見的痛症,但並非病症,而是一種症候群,註冊脊醫陳允灝﹙Vincent﹚說:「坐骨神經是由第四至第五節腰椎神經組合及第一至第三節骶骨神經組合而成的神經束,因這部分的脊椎關節功能失調而引起神經線受壓的痛楚及麻痹都稱為坐骨神經痛,不同地方和程度的受壓會引起不同的痛楚,一般患者會在腰椎部旁有明顯的壓痛、鑽痛、被火燒或觸電的感覺,亦有患者的痛楚蔓延至臀部、大腿、小腿和腳趾等身體部分。」Vincent表示,坐骨神經痛是其他病症的症候群,當中最常見的包括「脊骨錯位」,「脊骨錯位是脊骨的某一節因姿勢不良、運動和意外造成的創傷而移位,繼而令神經線受壓造成痛楚。」Vincent說。

多種病症引致

除了「脊骨錯位」,由突發性創傷、長時間姿勢不當或長期彎腰造成的「椎間盤突出」亦會引致坐骨神經痛,Vincent補充:「椎間盤有幫助身體活動和吸震的功用,但當椎間盤長期受壓,便有可能在椎間盤的邊緣位置產生弱點繼而造成突出,若神經線受到該突出部分的壓迫,便會造成坐骨神經痛。」此外,「梨狀肌症候群」也是引發坐骨神經痛的主因之一,「梨狀肌是臀部的一組肌肉,當梨狀肌的狀態較緊,便會令神經線受壓,造成痛楚。值得一提的是,女性翹腳、男性把銀包放在褲後袋等小習慣均有可能造成梨狀肌症候群,令這種病症十分普遍。」Vincent坦言,坐骨神經痛不是天生的痛症,但亦有人天生脊骨較弱,容易患上各種病症而出現坐骨神經痛。

找出痛楚成因

另外,身體機能會隨年紀增長而退化,多年的活動亦會令身體出現勞損,增加出現坐骨神經痛的機會,Vincent表示:「年輕人的椎間盤的彈力較好,但長者的關節受到長年累月的摩擦,加上椎間盤內的水分減少,令椎間盤失去彈性,增加突出的機會,令神經線受壓。」除了長者,需要長時間勞動的搬運工人、職業司機、過量運動而缺乏休息和體重較重的人也較容易令神經線受壓,出現坐骨神經痛的風險也較相對高,Vincent補充:「此外,經常穿着高跟鞋的女士會不自覺地造出腰向後扭的姿勢,長時間維持這種姿勢同樣會造成痛楚。」

椎間盤突出後是不會完全縮回,但突出的程度則可透過脊科療法來改善,而神經線受壓而引起的痛症亦會減少。「脊骨錯位的治療較簡單,但醫治椎間盤突出的則需要較長時間,首先要矯正錯位的關節,要逐步為肌肉消炎和減壓,才能舒緩痛楚。此外,患者亦可透過超聲波及G5等儀器令肌肉放鬆,增強治療效果。」要預防相關痛楚,Vincent表示可多渴水,保持肌肉及椎間盤的彈性,同時亦可透過進食奶類製品吸收充足鈣質,確保骨骼健康和肌肉鬆弛,有效減低出現坐骨神經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