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熱愛奶茶,據說每年可飲10億杯,就連台灣的珍珠奶茶,在港亦有市場。記得香港的快餐店曾經推出過一款黑白珍珠奶茶,當時反應頗為熱烈,不過味道卻是噩夢一場。所以當心癢想喝珍珠奶茶,還是到連鎖的台式飲品店為妙,材料和分量都依足當地配方,味道比正宗還要正宗。

珍珠奶茶在1980年代開始出現,據說奶茶中的珍珠是從傳統的白色粉圓得到靈感,後來才改為現時流行的黑色粉圓,並以「波霸」和「珍珠」分別粉圓的大小。自稱為始祖的,包括有台中的春水堂和台南的翰林茶館,兩間店最後還鬥到上法庭,不過最後始創者是誰並沒有定案。自珍珠奶茶發明以後,不少台灣飲品店就開始做出各種變奏版,例如在奶茶中加入仙草、蒟蒻或布甸等,茶底更有茉莉、芋頭和地瓜等口味。到90年代珍珠奶茶登陸香港,雖說第一代的台式飲品店應是休閒小站和快可立等,不過最令人趨之若鶩的,莫過於2010年貢茶登陸香港,標榜來自台灣,可惜台式飲品店愈開愈多,小店門外排着長長人龍的盛況再不復見。

珍珠奶茶在我的學生時代大熱,台式飲品店突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尤其是一眾在MK出沒的少男少女,每人手上總有一杯。補習班的情況更為壯觀,飲品杯在學生枱上不但如同軍隊列陣,連補習名師的枱上都放一杯解渴,成為新興的潮流。不過後來不少專家都指,珍珠奶茶含高糖分、高熱量,之後台灣更爆出塑化劑事件,令這股熱潮一陣就散。如今不少人對珍珠奶茶仍煞有介事,最好走甜、少珍珠,不過這樣就失去了享受煙韌珍珠和甘甜奶茶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