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在皮膚痕癢至極的時候,才醒覺皮膚太乾,而乾眼症患者在發現罹患此症前,亦會感到有異物、痕癢、分泌物黏稠等,常誤以為是眼睛疲勞,而耽誤了治療。病情嚴重者可能角膜表層會受損發炎,病毒病菌乘虛而入更可致盲!眼科專家提醒大家,就算「眼濕濕」亦可能是由乾眼症所導致,因此大家要了解此病症的徵狀,及早護眼,以防影響視力。

長時間佩戴隱形眼鏡、曾接受激光矯視手術等人士,較易出現眼乾問題。

使用電腦時,可預先調校螢幕保護程式,提醒自己眨眼。

將暫時性、可被人體吸收的膠塞堵塞淚小點,可減少淚水排走及淚液揮發。

將螢光染色劑點在眼球位置,用裂隙燈即可檢視淚水層的情況,診斷乾眼症。

淚膜不足致眼乾

我們的眼球表面有一層淚膜,覆蓋角膜和結膜表面,除可以濕潤眼球表面,亦為角膜提供氧分和保護。淚膜共有3層,由內至外分別是最接近眼球的黏膜、水液和最外面的油脂層。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學科學學系助理教授莊金隆醫生解釋:「最內層的黏膜幫助水液層均勻分布在角膜表面;中間的水液層由淚腺分泌,有潤滑眼睛、為角膜提供氧氣、殺菌、清除代謝物等功能;而最外的油脂層由眼瞼的皮脂腺所分泌,有延緩水液層蒸發的作用。若淚膜分泌不足或分布不均勻,就會造成乾眼問題。」

易與疲累混淆

乾眼症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乾眼症成因不明,莊醫生解釋:「年紀增長,淚腺與口水腺等分泌量都會減少,另外更年期後的女性、長時間佩戴隱形眼鏡者、曾接受激光矯視手術人士等,都較易出現眼乾問題。」他指出,現今都市人常有「電腦視覺(力)綜合症」(Computer Vision Syndrome),會因長時間使用電腦工作或玩樂,抑制眨眼頻率而眼乾。另外一些需要聚精會神的工作,如長途車司機亦會因眨眼次數較少,導致眼睛乾澀。而繼發性乾眼症則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多為自體免疫病症,如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或甲狀腺功能失調等;或眼睛曾受灼傷,或曾接受各類型眼手術的病人。

一般人很難判斷眼睛的滋潤度是否足夠。莊醫生表示,常見徵狀包括乾澀、易倦、痕癢、灼痛發紅,甚至暫時性視力模糊等;眼乾引起的視力模糊可以靠眨眼改善。但有時就算雙眼淚汪汪,亦有可能是由乾眼症引起的!他說:「若眼乾問題由眼皮發炎、甲狀腺病引起的眼閉合不周所致,眼睛表面傳遞淚液分泌的訊息,則出現刺激性淚水分泌,病人反而時常『眼濕濕』。」

治療先找病因

乾眼症嚴重的患者,眼睛會出現紅腫、充血、角質化,甚致表皮潰瘍等狀況,雙眼表面長期受損會造成角膜病變,影響視力。莊醫生表示,一般可以「淚液分泌測試」來檢測病情,利用Schirmer試紙放到下眼瞼結膜處,5分鐘過後檢查試紙濕潤的長度,一般短於10mm,代表淚液不足。醫生亦可使用裂隙燈(Slit Lamp)檢測眼球表面、角膜等,了解眼皮閉合狀況;最後,可利用橙或紅色的螢光染色劑,點在眼球位置,用裂隙燈鈷藍光下檢視淚水層,再量度「淚液破裂時間」(Tears Break Up Time),檢測眨眼後多久會有淚液乾涸情況。

乾眼症的治療,主要以增加滋潤和減少揮發為原則。病情輕微者可先改善生活習慣,例如經常使用電腦者,可調校螢幕保護程式,提醒自己眨眼,及用人工淚液來滋潤雙眼。莊醫生表示:「人工淚水備有藥水、水溶啫喱及油溶式藥膏等,可根據個人需要作選擇。若針對因為甲狀腺病引致眼皮貼合不周的情況,可能要施行眼瞼手術,減少『漏風』令眼球暴露導致乾燥的情況。」

他說:「若病情嚴重,外國有病例移植副口水腺到眼皮附近,幫助增加淚液分泌。亦可利用能被人體吸收的膠塞阻塞淚小點,減少淚水排走、淚液揮發的情況。若有需要亦可以電燒永久封閉淚小點。」

鳴謝: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學科學學系助理教授莊金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