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相信,專注做一件事情,才能邁向成功。

毛衣廠、音樂劇、寫作出書,每一件對Ada來說都是新鮮事。敢於向行內人請教、多作分析反省,就是她的成功之道。

要使L plus H站得住腳,aAda深知要着力摒棄舊有的工廠思維陋習,將各類型技工的水平提升。

《敢動人生》

《震動心弦》的演員是心光盲人學校的視障學生、新移民、Band 3中學學生,統統都是社會上的邊緣一群。

Ada早前出席新書分享會,細說自己由「工廠妹」到紀錄片監製的經歷。

談到因在本土搞毛衣廠社會企業而備受大眾注視的何靜瑩(Ada),她的成功,卻是專注地去做很多件事!

商界出身,組成樂隊到災區提供音樂治療、搞毛衣廠實業、做邊青品格教育、寫散文出書、做紀錄片監製……每一件都不是能輕鬆吃的「骨頭」,但Ada卻出奇地一一啃下去,並且做得有聲有色。為何能辦得到?Ada說只因「乜都敢」。

毛衣廠社企 摒棄舊思維

Ada的經歷十分豐富,要一一落筆記述很考工夫。不同媒體採訪Ada,都談過她的毛衣廠社會企業如何重塑「香港製造」,只要在網上搜尋「何靜瑩」三個字,相關的文章、影片多到你看不完。長話短說,由商界轉到辦社會企業搞毛衣廠生意,所謂L plus H,即「Love+Hope」愛心加希望。不過Ada坦言現實做生意,別人不會只跟你講愛心,你不能按要求交出高質素的產品,一切免談。因此,毛衣廠不是一處讓老一輩技工「避世」的地方,要令大家可以繼續發揮所長,首要便是讓毛衣廠做得住!要接意大利級數高級毛衣訂單,工廠就要摒棄舊有的工廠思維陋習,改用現代化團契管理,而且各類型技工都要提升水平,不能安於舊有手藝。Ada說:「要求老一輩人提升,很困難,但你只跟他們講愛心,『將貨就價』,長遠對工廠和對工人本身也沒好處。因此我們是良心企業但不是善心企業,如果員工Hea、自我中心、不合群、死守過時技術和管理觀念,而且屢勸不改,我們也惟有辭退他。」就是這樣,毛衣廠成功經營。

品格教育 音樂劇正面取代

近日Ada的名字引起大家的興趣,源於一齣現正上映的紀錄片《爭氣》,這齣記錄一群年輕學生如何透過參加一場音樂劇,改變了人生價值觀的紀錄片,由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得主楊紫燁擔任導演,而她鏡頭下記錄的那場音樂劇,正是由Ada創辦的L plus H Creations Foundation所推動的品格教育音樂劇《震動心弦》,Ada本人正是《爭氣》的監製。紀錄片中,有心光盲人學校的視障學生、新移民、Band 3中學學生,都是社會上容易受忽視的一群。搞搞吓毛衣廠,為何跑去搞藝術品格教育呢?Ada解釋:「2008年時我知道委內瑞拉有一個名為『El Sistema』的計劃,是透過讓低下階層家庭的青年學樂器,讓他們組成交響樂團,從而幫助一班邊青提升自我。這計劃讓我眼界大開,明白到比起一味叫年輕人不要做甚麼,更應該的是透過『正面取代』,讓他們發現嚴謹而有規律的音樂劇訓練能讓他經歷另類的生活,感受善用時間帶來的踏實和滿足感。」

商界出身的Ada坦言,在這計劃之前,很少跟邊緣青年埋身接觸,但她對虛耗光陰的宅男宅女,卻特別「責之深,愛之切」。她分享:「30歲前,經歷了每周工作80小時以上、至少一兩天通宵加班的商界工作,體力透支了,也同時為人生方向感到迷惘,覺得這種『令有錢人更有錢』的工作不適合自己。於是毅然辭工,用一年時間到訪多明尼加共和國和危地馬拉,跟當地人和義工閒聊、探訪當地慈善機構,從別人的熱誠分享和個人獨處中重塑自我。回到香港後,我在走回頭路以及向着充滿不穩定因素之間徘徊,掙扎了整整18個月。過程中我真正做了一個宅女,完全沒有工作,那些日子對我來說比死更難受。」幸好,Ada學懂視這次經歷為「人生曠野」,在荒蕪的時間裏,學懂與自己內心坦誠對話,在看不到未來中保持盼望和信心。同時,正因為這段宅女經歷,令Ada對那些迷惘的年輕人,更加感同身受,希望在他們的成長中,扶他們一把。

尋找身邊的「洪七公」

看過Ada最新出版的個人散文著作《敢動人生》,細看之下也真被她的經歷嚇一跳。一個人的安全感,往往建立自個人的經驗、技能和別人的認同,但Ada卻一次又一次地挑戰自己未曾觸及的領域。管理及發展60多人的本地毛衣廠、透過音樂劇訓練推動邊青的品格教育、與奧斯卡紀錄片導演合作當紀錄片監製、「番書妹」寫中文出個人散文集,每一次也是新手上場,要克服的困難何其多,但Ada在新範疇工作卻從不「將貨就價」,仍然不斷催迫自己要追求高質素。新手要做出高質素,沒有捷徑,除了拚命之外,就是,不停地問問問!

人愈大,愈難去問。問、請教,彷彿就代表你承認自己「唔掂」。哈佛碩士畢業、商界強人Ada會去問誰?想不到,她常掛在口邊的,是與她「番書妹」形象格格不入的三個字—「洪七公」。Ada的文章談及初中時為了逃避成長的迷惘,一度躲進金庸的武俠世界內,之後出國留學,主要看英文書籍,書寫和溝通都用英文。這大概便是她將自己請教的對象說成是洪七公的原因。

敢問成功的必修「內功」

由商界戰略策劃、管理顧問的工作退下來,在香港本地幹起已被視為夕陽行業的毛衣廠實業,她的「洪七公」便是L plus H的董事們。他們很多都是實業家出身,有些更是毛衣工業中的老前輩。Ada說:「我與董事們的關係,像『洪七公與傻郭靖』多於『股東與受薪經理』。他們常提醒我要『知恥近乎勇』。我也憑着這句聽起來很土氣的話,應用在21世紀的現代化企業中。既然知恥,我便有勇氣對不同的董事報喜、報憂,甚至承認自己不足、不力、不懂。」

Ada坦言直到現在,每天還總是不厭其煩跟一眾董事不停Email、電話、WhatsApp,讓他們指出自己的盲點和需要調適的地方。她笑說:「我不用在他們面前逞強,也不客氣地向他們請教,施展『吸星大法』,吸取他們的人生經驗和智慧。」工作如此,寫作亦然。用中文寫專欄、出散文集,對Ada來說是件「大事」!番書妹中文不夠好,怎麼辦?她說:「幸運地捉得住前突破出版社總編輯馬鎮梅的手。近一年多,我每周都把專欄的初稿給她狠狠地修一遍。隨着我進步愈多,她的修改力度也愈強,每次都有很多令人觸目驚心的紅字。」放低身段,如此「敢問」,或許這就是成功人士的必修「內功」。

與奧斯卡紀錄片導演結緣

Ada在一次大學活動中結識了紀錄片導演楊紫燁,受其震撼性的鏡頭所感動。楊紫燁在香港出生,後來才移民外國。她首部執導的紀錄片便是以香港回歸為主題的《風雨故園》,而在2006年執導的《潁州的孩子》,就追蹤採訪了安徽阜陽潁州地區受愛滋病影響的家庭,對當地愛滋孤兒的生活做了詳實的記錄,獲得第79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和許多國際獎項的榮譽。其後,2011年她亦再憑紀錄片《仇崗衛士》獲得美國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提名。今次執導《爭氣》的契機,其實是源於楊導自小在工廠區長大,結識了Ada後便專程到其工廠搞電影分享會。由開初擔任藝術顧問,訓練對攝錄有興趣的學生,到後來被一班音樂劇的年輕演員所感動,最終決定與Ada合作,拍攝扣人心弦的《爭氣》!

《敢動人生》

作者:何靜瑩

出版社:天地圖書

售價:$88

About何靜瑩

先後於美國的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取得學士學位及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取得公共政策碩士學位。曾於多間跨國企業從事戰略策劃、管理顧問、外幣衍生工具交易等工作。2008年四川地震後創辦「香港特種樂隊」,利用音樂治療和社區參與為災區提供另類重建工作,獲美國Women's Interna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Showcase頒贈 「人道主義獎」。2009年成立社會企業L plus H Fashion擔任執行董事,於屯門成立高級毛衣工廠。2013年創辦L plus H Creations Foundation擔任董事,透過藝術訓練推動品格教育,其後分別擔任音樂劇《震動心弦》、《逆風》及紀錄片《爭氣》的監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