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電視台只會買版權改編武俠小說,其他小說只會抄襲別人作品的人物和橋段,從不尊重創作。偶然或有例外,惟常態是抄襲。

不斷改編和拍攝本土文學作品的只有香港電台,「文藝港台」更重播一系列節目。最近重看改編自伍淑賢小說的《父親》,依然覺得好看,說故事方式跟原著一樣,演員演出自然,重現當年的街坊人情味,幾個童星尤其突出,飾演小貞的童星是今日的美棋BB(BB是跟大隊稱呼)。

伍淑賢寫過三篇《父親》,三篇都溫婉感人,選入不同的小說選集,今年出版個人著作。我還有近千元大書店書券,一直想買她的新書,但大書店沒有入貨,有書券都買不到書。打算去細書店找尋,還未買到。

這是香港出書的困局,即使推介好書,讀者想去買,去到大書店卻找不到,因為無入書。入書的小書店未等到讀者來買,已因缺乏空間而將好書退回出版社,結果是好書和讀者無法相遇。

看罷《父親》再看羅貴祥原著的《愛吃消夜的二哥和夜光表》,讓人想起經典電影《阿飛正傳》,公映時卻票房失利,可見在香港創作並不容易。

數碼頻道31台今晚九點半會播《當天使在家出現》,改編我的小說拍攝的。沒空收看而又想看的話,可上網重溫,鍵入作者和作品名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