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愛看台灣作家三毛的書,就知道她改此筆名是因張樂平先生的漫畫《三毛流浪記》。這經典漫畫我小時書架亦有多套,經常細賞,現在卻不知道收到哪裏去。但改編自該漫畫的黑白電影,早前才第一次觀看,看起來真令人心酸!這套1949年的真人電影,畫面由民國時期到解放初期也能找到,除了能回味舊時上海的點點滴滴外,也能回到那時的意識形態,就是當時的意識形態,反而諷刺地來了個強烈對比。三毛這個小孩角色,一開始就無交代到為何成為一個窮極流落街頭的孤兒,觀眾有許多想像空間,父母突然死了或被害了,是一種可能性,而他必不是「天生」窮困,因為三毛識字,而且有骨氣,應是曾經受過教育那種,再加上他流落街頭,到處去學習如何賺錢,便明白一開始他應該有個正常家庭。無論電影或漫畫都大力強調,上海資本主義下的窮困人士如何人不如狗、生活地位低微、無尊嚴、無向上機會、在街上賣報、推車、拾煙頭……卻只夠錢買半個包充飢。再加上黑社會的支配,一些窮困小孩在大城市永無翻身的餘地!忽然有一天,三毛被賣到一大戶人家做養子,富商夫婦無兒無女,把他當寵物般訓練調教,不是有愛心,只為在上流社會被讚一番!三毛縱使有食有住,但卻非常不開心。最終又回到街頭!其實今時今日的中國社會又回到「三毛時代」,捱窮的小孩連鞋也沒有,更沒有飽飯吃;極奢華的家庭則把孩子當戰利品,催谷成績及學習。電影最後更加諷刺,因為中國解放了,新中國令流浪街頭的小孩有希望了!回頭看這六十五年,一個循環,又打回原形!電影中說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日後又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