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症外,近年不少港人都逐漸留意尿酸問題。如同以上列出的都市病,高尿酸同是「國王的疾病」的名單之上,意指大部分患者都是因為營養過盛,進食太多,在欠缺運動下「孕育」而成。據專科醫生指出,當身體尿酸過高,首當其衝便是關節,進而造成痛風症。為了避免進一步惡化問題,減少進食高嘌呤食物,例如椰菜花、菇菌類等,改善生活習慣及增加運動量都大有幫助!

尿酸積聚體內

尿酸是一種嘌呤(Purine,又名普林)的代謝物,而體內產生的嘌呤來源有二,約有70至80%是在人體內合成,其餘20至30%則來自食物,當嘌呤在我們體內經過新陳代謝後,就會變成尿酸(Uric Acid)。尿酸在我們的體內不能被分解,主要是經腎臟排出,風濕病科專科醫生宋自強說:「當體內的尿酸產生過多,又或者是腎臟排出的尿酸過少,血液內的尿酸濃度便會提升。當濃度高過溶解度時,尿酸便可以積聚在體內成為結晶體。在關節上,尿酸積累可以引起發炎疼痛,造成痛風症,甚至關節破壞。尿酸積累在腎臟裏,會造成腎結石,繼而影響腎功能。」

由此可見,高尿酸的成因有二,分別是體內產生的尿酸過多,和腎臟排泄的尿酸過少。而血液內尿酸濃度水平直接增加罹患痛風機會,現時醫學界雖未為高尿酸濃度設下固定標準,但普遍認為男性指數應低於0.42mmol/L,女性則是0.36mmol/L,有研究指出,當血液內尿酸濃度高於0.5mmol/L,5年內患痛風的機會達22%。

與都巿病同時出現

高尿酸是所謂「富貴病」的其中之一,主要是飲食習慣失衡,如偏向高脂肪、高糖、高油、高鹽等,或者多進食高嘌呤的食物,包括海鮮、內臟、豆類;日常欠缺運動,以致身形肥胖,脂肪囤積及有嗜酒習慣,以上三項都是增加體內尿酸的誘因,宋醫生續說:「高尿酸經常與高血壓、高脂肪、肥胖綑綁式出現,而當高尿酸的問題繼續惡化下去,痛風發作會倍加嚴重,甚至可以看到皮膚下積累的尿酸石。想紓緩高尿酸,必須從體重管理入手,留意個人的BMI指數,如果數值高於30,患上痛風的風險會增加3倍或以上!」高尿酸初期是毫無徵兆,需要透過驗血測試,或者已惡化成痛風症才知道,不能掉以輕心!

飲食服藥需留神

要控制尿酸,飲食上必須分外留心,並非所有清淡或富營養的食材均適合高尿酸人士,反之需留意減少進食高嘌呤的食物,包括動物內臟、貝殼類海產(帶子、青口)、魚卵、過量的肉類、家禽類、魚類、乾豆、冬菇、椰菜花、菠菜及鮮蘆筍等,特別留意是經長時間烹調的肉湯或肉汁,其嘌呤量亦會超標。另一方面,酒精在體內會產生乳酸,影響尿酸的排泄,增加罹患痛風的風險,亦要留意高果糖的食物或飲品,盡量減少糖分吸收。最後,宋醫生提示某些利尿藥、亞士匹靈、抗排斥藥、柏金遜症藥都會增加高尿酸及痛風風險,應格外留心!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 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