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年紀大,機器壞」,眼睛亦隨着歲月流逝而老化,這是自然的定律,有擔心過視力變差嗎?白內障是一種與年老扯上關係的眼疾,初期徵狀不明顯,好像有一層霧氣擋在眼前,有些人甚至誤以為是老花加深所致,如果置之不理,有機會致盲。衰老是人人必經階段,白內障豈不是避無可避?是否一定要靠手術來告別白內障?我們又如何減慢這眼疾的形成速度?

定期進行全科眼科檢查,可盡快找出任何視力問題。

微創手術的傷口相當細小,是白內障患者的喜訊。

圖中眼睛晶狀體模型展示不同的晶狀體退化速度,愈白代表愈混濁,透明者(右)代表正常的晶狀體。

現時的人工晶體發展成熟。

用來進行超聲乳化白內障切除手術的超聲乳化機。

進行白內障切除手術所用的部分工具,過程安全、快捷。

白內障,是指眼睛內晶狀體退化而變得混濁,阻擋了光線令影像無法正常聚焦在視網膜上,導致看東西不夠清晰的疾病,這些問題一般發生在五、六十歲左右的人士身上。白內障是人生自然的定律,但如果平時多加關注眼睛健康,包括避免曬太多太陽、預防紫外光照射、戒煙、勿自行亂買眼藥水等,想減輕白內障成熟的速度,一點也不困難。

眼睛老化是主因

眼睛老化是白內障的主要成因,一般人大約50多、60歲左右可能出現白內障情況。早期的白內障,眼睛無痛亦無癢,徵狀多數不明顯,如雙眼容易疲倦、畏光、視力模糊或退減,好像有層霧氣擋在眼前等,有些徵狀與老花加深有點相似,可能令一些人產生誤解而掉以輕心。其他常見徵狀還包括出現炫光、重影、鬼影或灰點、視物的顏色變暗淡、褪色或有偏黃、屈光經常改變,嚴重的可喪失視力。

有些白內障成因則屬後天性,稱為「繼發性白內障」。如頭部或眼睛受到外界劇烈撞擊,如交通意外、跌倒、運動等,都有機會令晶狀體纖維細胞突然濁化。有些眼疾如青光眼、虹膜炎、視網膜病變等,有機會引致併發症而誘發晶狀體混濁。長期使用含類固醇的藥物、藥水、藥膏,亦增加患上白內障的風險。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會令晶狀體容易氧化,亦會誘發白內障。白內障亦有遺傳性傾向,如果父母雙方在年輕時就患有白內障,其子女亦較大機會得到該病。有些嬰孩一出生便不幸患有白內障,但這類病例較罕見。

夠熟才做手術?

傳統想法認為白內障要「夠熟」才可做手術,但隨着現在醫學發展,白內障手術可以微創形式進行,如果日常生活、工作受到視力影響,便可進行相關手術,換言之,白內障未「成熟」亦可做手術。眼科專科醫生許用藍說:「為何以前有『熟透』方可開刀的說法?原因是以前白內障手術要在角膜切開一個頗大的傷口,創傷性大,復原時間亦長,怎可不等到白內障『熟透』才開刀?傳統手術時間長,約需半小時至45分鐘,手術後要注意很多日常生活細節。」

時至今日,白內障患者可選擇微創手術。超聲乳化白內障切除手術,傷口大約只有2至3mm,半小時內完成手術。另一種超微創白內障切除手術,手術時間更短至5分鐘,傷口不但更細(1mm或以下),而且更整齊,患者不用住院,手術後可回家休息。醫生先以超聲波將混濁的晶狀體乳化、吸走,再以注射器把可捲曲的人工晶體注射進囊膜。人工晶體自動張開,囊膜被兩邊的腳所支撐着,最後固定人工晶體。無論在創傷性、手術時間、復原時間等方面,微創手術對白內障患者均是喜訊。完成手術初期,患者除要準時覆診外,還要避免傷口濕水、捽眼。

紫外光傷害大

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不錯方法,如無其他眼疾,患者接受過白內障手術後,可回復百分百的視力,之後亦不會復發。但究竟我們是否一定要靠手術來告別白內障?衰老是人人避無可避的歷程,白內障是不是無法避免?

許醫生提醒大家可從一些日常生活細節着手,尤其是預防紫外光。紫外光對晶狀體的傷害最大,盡量不要曬太多太陽,戶外活動期間最好戴上防UVA、UVB的太陽眼鏡,好好保護眼睛。類固醇亦是白內障的元兇,如果眼睛不舒服,或身體不舒服,應盡快看醫生,不要自行亂買眼藥水滴,以免誤用一些含類固醇成分的藥物,影響眼睛健康。有吸煙習慣的朋友最好戒煙,如果你本身有糖尿病、血壓高,便要控制一下身體狀況。進行高危運動、高風險工作時,要留意安全,以免令眼睛遇上任何撞擊。平時眼睛要有適當的休息,因為眼睛若操勞過度,會增加晶狀體退化的速度,所以長時間使用電腦或其他電子產品,應每隔半小時便休息30秒。

眼科專科醫生 許用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