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跑鞋起家的adidas,其技術研發的功力當然領先過人,當中的Primeknit和Boost可說是品牌現時最新、最具領導地位的兩大必殺技,前者以數碼科技織出輕量化鞋面,後者應用於中底之內,集緩震與回彈於一身;若然可以二合一,自可將跑鞋發展帶入一個新領域,為跑手帶來前所未有的愜意感受,更易令人沉醉於跑道之中。

adizero Prime Boost

adizero Prime Boost $1,699

整片鞋面都以無縫方式編織而成,而且考慮到雙腳不同位置對支撐力有不同要求,故此調整了鞋面不同位置的緊密度。

貌似發泡膠的中底,其實是由TPU能量膠囊組成,緩震與回彈能力都有卓越表現。

前掌區加入DSP Quickstrike膠粒,藉此提升抓地能力。

鞋底中央設有Torsion System,將前、後掌緊密地連結起來。

adizero Feather Prime
adizero Feather Prime(M) $999/對

adizero Feather Prime(W) $999/對

破格派 Springblade 2.0
Springblade2.0(M) $1,499

Springblade 2.0(W) $1,499

針對前、後掌的緩震需要各有不同,故此兩者的刀片設計亦有出入。

鞋面用上Techfit技術,達致貼腳和輕量化效果。

鞋身兩側的三間商標,獨立於網層鞋面之外,發揮穩定腳掌的作用。

路遙,不但知馬力,更可將跑手的身心一併鍛煉起來,為了提升跑手表現,讓他們得到更大的鍛煉成果和樂趣,adidas於是將Primeknit與Boost兩大王牌技術結合起來,炮製出adizero Prime Boost,在輕量化與緩震這兩項關鍵性的指標上,都達到最高境界。

同系最高規格

於2012年倫奧期間首度面世的Primeknit,突破之處是鞋面棄用傳統的尼龍或人造物料,以及「層層疊」的剪裁結構,改以數碼編織技術,利用紗線織出一幅過的無縫鞋面,比以往的跑鞋更輕巧、透氣和貼腳,而且數碼技術的優勝之處,就是可以靈活調整鞋面不同位置的緊密度,故此鞋面即使變薄、變輕,仍可帶來充足的支撐效果。至於在2012年尾正式發表的Boost,中底由無數的TPU能量膠囊組成,緩震能力比傳統物料強三倍之餘,還有明顯的回彈效果,完美克服了以往緩震、回彈不兩立的技術困局。adizero Prime Boost的面世,正式將Primeknit與Boost的長處融為一體,相信各位跑手都會為之興奮吧!

周全配套技術

若然adizero Prime Boost只是單純地將Primeknit鞋面與Boost中底組合起來的話,相信廠方早已可以推出,何需等到今時?其實在這接近兩年的開發時間內,adidas花了不少心思,在Primeknit與Boost之外加入合適的技術設計,務求做到「1+1>2」的效果,當中包括Torsion System,這是一片置於中底的熱塑性材料(Pebax),彈性與硬度兼備,作為連結前、後掌的橋樑發揮牽引作用,降低足踝扭傷的機會。另一方面,前、後掌外底較易損耗的位置,都用上超耐磨的Continental橡膠物料,前掌區更加上DSP Quickstrike膠粒,以最輕量化的方法提升抓地力。綜合以上特點,adizero Prime Boost可說是adizero adios Boost的Primeknit變奏版,而adizero adios Boost已被視為adidas最高規格的競賽用跑鞋之一,可以預期adizero Prime Boost更會青出於藍。

傳統派:adizero Feather Prime同步上架

鞋面與adizero Prime Boost一樣,同屬Primeknit產物,不過中底改用傳統的EVA物料製作,對穿慣了EVA鞋款的跑手而言較易適應,配色方面亦比adizero Prime Boost豐富,跑步以外亦大可作為日常Sneaker襯衫之用。

破格派:Springblade 2.0疾走刀鋒

adidas在跑鞋界的新招數,又豈只Primeknit與Boost?品牌用了足足六年時間開發而成的Springblade,與Boost一樣都以取代EVA為目標,不過創意上更加大膽,將整片鞋底分割為16片以高科技聚合物製成的前向式刀鋒形葉片,作用就如彈弓般,觸地時先將能量壓縮,繼而釋放出來,成為前進的額外助力。除此之外,Springblade的溫度抵禦能力比EVA高七倍,而且每片葉片的底部都補上耐磨膠料,故此在耐用程度上,也比傳統EVA跑鞋優勝得多。

查詢:

2789 8198(旺角豉油街adidas Megastore)

2730 0157(尖沙咀漢口道adidas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