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日劇與韓劇的話題,事實上2002年日韓合辦的那屆世界盃,是韓風在日本爆發的助燃劑。

籌辦那一屆世界盃時,日韓關係尚算良好,互相推進兩國間的文化交流。韓裔日本作家金城一紀在2000年發表半自傳式小說《GO》(港譯《GO!大暴走》),同年獲頒直木賞這項大眾文學獎,並改編成電影,由窪塚洋介主演。

並非懷疑《GO》得獎是造馬,但相信評審委員考慮過作家的背景,認為讓他獲獎可讓國民更加認識韓國人及韓國文化。同樣道理,中國女作家楊逸以日語編寫的小說《時間滲透的早上》獲頒2008年上半期的純文學獎芥川賞,若不是中國經濟崛起,我看不到日本評審委員有誘因讓中國作家得獎。南韓經濟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受重創,為發展創意產業,南韓政府推出鼓勵企業投資電影的政策,令韓國電影的質素急升。《生死諜變》於2000年在日本上映時錄得不俗票房,造成相當的話題,可說是韓流襲日本的第一浪;當時日本還相繼出現韓劇、裴勇俊等熱潮。

十數年過去,日韓由籌備合辦世界盃,到了今天再不存在這種相互合作關係。加上前總統李明博在任時要求日皇下脆謝罪的發言惹怒日本人,日韓關係再不如前;日本人看膩了韓國電影及劇集,韓風在日本褪色,並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