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駐顏有術猶如「吃了防腐劑」般自然值得開心,但現實生活中,大家都不想攝取太多防腐劑和人工色素,以免影響健康。其實防腐劑並非一無是處,它可防止食物孳生霉菌、酵母菌或其他有害致病菌,提高食物的安全性,和令食物儲藏時間更為長久。只要用得其所,大眾仍可安心食用。

保存食物造福人群

在中世紀,人們已懂得利用硝石保存肉類,至於今天呢,則使用硝石中的活成分亞硝酸鹽加工處理煙肉和火腿。其實防腐劑種類繁多,應用於不同食材,例如亞硫酸鹽針對酵母菌和細菌,是脫水蔬果及香腸常用的防腐劑。苯甲酸也是針對酵母菌和細菌的防腐劑,主要應用於汽水和茄汁。丙酸和山梨酸同樣是針對霉菌的防腐劑,丙酸鈉和丙酸鈣多用於麵包,而山梨酸則多用於乳酪食品。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食品及營養科學課程主任兼高級講師方麗影博士說:「食材原料經過一連串的加工過程,而製成不同口感和風味的美食,為要保質包括食物衞生安全和確保食物的色香味均能保持,採用適量防腐劑延長食物的食用期,實有必要並且能穩定食物之供應而造福人群。人有新陳代謝,食物進入體內後,必經腸胃消化系統分解和吸收,不被吸收的自然會從排泄系统排走,攝取微量防腐劑,當中不含其他重金屬或雜物污染,而且又是水溶性的話,理應可透過排泄系統排走。」

不當使用危害健康

如果人人依法安全地使用防腐劑,當然不成問題,但有些不法商人卻鋌而走險,不是「用錯」防腐劑,就是「亂用」防腐劑。如工業級別的防腐劑的價錢無疑比食用級別的防腐劑便宜得很,對人體健康卻構成嚴重禍害,只顧謀取暴利的黑心商人,便以工業級別的防腐劑取代之。方博士指出,「食」字可拆成「人」字及「良」字,顯示出食物行業是從「良」心出發,所有食物製作均由良心處理,自然「愈食愈安心」。加強食物測檢、巡查,是對不良分子有一定的阻嚇作用。但建議在食品行業可試行建立「食品安全主任」,專責監管食物安全,嚴格監控食物添加劑的使用。

即使食物的防腐劑含量符合安全標準,但如果我們過分偏食,方博士亦擔心會影響健康。「偏食」可導致人體運作失衡,後果不容忽視。人體是一副很脆弱的機器,當處於失衡狀態,毛病便出來。有甚麼建議方法?要訣是「不要偏食」,進食分量要均衡且適可而止。食物分量太多,不妨跟多位朋友一同分享,每人吃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盡量減低過量攝取的風險。此外,必須每天多喝水約1.5至2公升,因水分可將毒素溶解並排離體外。

整色整水壞分子

除了防腐劑外,另一樣令人關注的是人工色素。要刺激食欲,食物的賣相很重要,有時我們會考慮用人工色素。人工色素是食物添加劑的其中一類,主要是豐富食物的顏色,如E133呈現亮藍色、E127呈現櫻桃紅色、E132呈現靛藍色、E110呈現日落黃色、E102呈現檸檬黃色等。早前有外國研究中被指有致癌可能的紅色色素E123及E129,部分外國地方早已禁用,但本港仍屬准許的食物染色料,多用於蛋糕或甜餅「整色整水」的重要工具。

方博士說:「雖然這兩款紅色色素在港都屬可食用級別,但兒童進食過量可能會引起過度活躍症及過敏,亦有少量數據顯示可能致癌。值得一提,兩種色素均會溶於水,若只用少許,可隨尿液排出。但染色固體食物(如糕餅、麵包等),需較多色素,濃度會較高,容易吃過量,色素有機會殘留體內。食品不使用人工色素可以嗎?這課題以前曾作過多次討論。正如剛才有關進食防腐劑,對於人工色素,我持着同樣的態度:盡量少吃,分散進食分量,適可而止。最近我們正研究由紫椰菜提煉天然色素,天然色素較人工色素為健康,當中有不少挑戰,穩定性是最大問題,遇熱或遇食物本身具不同酸鹼性時,顏色稍有偏差。」

防腐劑簡介

拿起加工食物的包裝一看,除了營養成分外,有時亦列明一些「E」字開頭,後面有3個數目字的國際編碼,究竟它們是乜東東?

「E」是食品添加物的編號,後面跟着的3個數目字,第1個數目字是代表食品添加物的不同類別,1代表色素,2代表防腐劑,3代表抗氧化劑和酸度調節劑,4代表增稠劑、穩定劑和乳化劑,5代表酸鹼度平衡劑和抗凝結劑,6代表增味劑及味精等。此外,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列明本港有23類別可使用的食物添加劑,包括酸味劑、酸度調節劑、抗結劑、增味劑、膨脹劑等,而防腐劑只是其中一類別食物添加劑。當局亦根據在不構成影響人體健康情況下,列出核准使用食物添加劑的安全用量,用量相當輕微。食物加工生產商針對固體食物、流質食物、酸鹼度等不同因素,而選取合適分量的防腐劑,只要用得其所,大家可食得放心。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食品及營養科學課程主任兼高級講師方麗影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