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年看杜魯福的《華氏451度》,深深為電影裏那個「每個人都是一本書」的美麗比喻感動着迷。當極權政府連書本與媒體都嚴格監控,以大火焚盡人類千百年來的智慧與經驗傳承,要讓知識得以繼續傳播下去,每個人就得各自負責偷偷背誦一本書,你負責《笑傲江湖》,他背誦《檀香刑》,而我就是《動物農莊》……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合起來,仍是一個巨大的圖書館。

前陣子讀到一篇文章,不知道是否真的被《華氏451度》影響,謂若然每個人死後都能變成一本書,書的內容就是那人的生平,那麼,有些人會成了名著,有些人會變成菜譜,有人變成遊記,有人化作地圖,也有人會變成愛情小說……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的想法太美麗,卻也漸漸不切實際。今時今日,恐怕很多人死後變的不是一本書,只是一本雜誌,我懷疑絕大部分香港人死了都只能變成一本八卦雜誌、飲食雜誌或者美容雜誌,不然就是股票年鑑或者車書Game書與時裝Catalog,書?別鬧了吧……

You are what you read,you really are。別說是不是一本好看、有存在意義、有趣或者值得傳世的一本書,太多人,甚至連死後乸埋能否釘裝成一本書,也是疑問。恐怕有些人連雜誌也談不上,他們死了,就成了一部手機,一部不見得死者生前有多少智能的手機,一舊過時的爛膠爛鐵,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