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藝壇熱話,絕對非當代中國藝術家曾梵志莫屬,其作品《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本月初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中,締造了天價1億8,044萬港元的拍賣紀錄。曾氏今次以6,000萬港元之差,打破了村上隆《My Lonesome Cowboy》亞洲當代藝術品的拍賣紀錄,更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家中首位破億之人。曾氏的成功,不但印證其作品的重要性及市場認受性,更奠定了當代中國藝術家在整個藝術拍賣市場舉足輕重的地位。

香港蘇富比在剛過去的10月5日舉行「香港蘇富比四十週年晚間拍賣」,共有逾60件來自二十世紀中國藝術、亞洲當代藝術,以及現、當代東南亞藝術巨作上拍,當晚最高的成交拍品正是曾梵志2001年的油畫《最後的晚餐》,以逾三十口叫價,在五名競投者超過15分鐘的激烈角逐後,最後以1億8,044萬港元(2,313萬美元)天價成交,拍板一聲,全場轟動。

這幅畫作由著名比利時收藏家尤倫斯男爵伉儷(Baron and Baroness Guy and Myriam Ullens de Schooten)釋出,香港蘇富比拍賣前預料成交價將超過8,000萬港元,結果成績令人喜出望外。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部主管林家如(Evelyn Lin)表示:「我們對今次的拍賣成績感到非常高興。當代藝術首次打破億元大關,對整個市場有正面的意義,加上曾梵志是國際市場的藝術家,而代理其作品的高古軒畫廊(Gagosian Gallery)也是一所國際性的畫廊,所以今次的成績具有很好的參考值。」

仍具升值潛力

創作於2001年的《最後的晚餐》長4米、高2.2米,是曾梵志的代表作《面具》系列當中,最成熟兼尺幅最大的作品。畫作概念來自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師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同名壁畫,講述耶穌跟十二門徒的最後一次晚餐席間,預言門徒猶大將會出賣他。

畫作中,宗教人物換上了戴面具、吃着紅西瓜的少先隊成員,呈現出時代背景:畫中人物均頸戴紅領巾,代表共產主義思想;只有猶大戴着金黃色的西式領帶,代表資本主義,暗示中國在1990年代經濟改革時期的面貌改變;桌上剖開的紅肉西瓜象徵中國,同時彰顯暴力和赤裸的欲望,是極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

積極鑽研當代亞洲藝術的Evelyn分析指,此作仍有升值潛力:「作品本身的重要性對價格有直接影響,尤其是對藝術家的發展及對整個中國當代的美術史的重要性,這次《最》就是藝術家最重要的創作,又是《面具》系列中尺幅最大兼人物最多的一張作品;而且它是尤倫斯夫婦的收藏,這個來源出處非常重要,加上作品本身具有相當大的國際市場,不管中國或歐美都很支持,所以我們相信下次當此畫再出現在拍賣市場,仍會是收藏家的逐鹿對象。」

收藏家年輕化 交投更活躍

自2011年起,亞洲市場在全球當代藝術品拍賣總收入中佔45%的比例。據全球藝術市場交易權威網站Artprice統計,2011至2012年度的《500位最暢銷當代藝術家》便有199位來自中國,人數遠遠超過英國(31位)和美國(86位) 。而近年中國當代藝術品在拍賣市場、畫廊及各大型博覽會的銷售都呈上升趨勢。Evelyn表示:「愈來愈多中國收藏家冒起,並有年輕化的趨勢,由於他們跟藝術家年齡相若,所以對作品的規劃和談論的題材都有深入的體會,較易明白和解讀;加上當代藝術的價格較其他藝術品便宜,像有些藝術家的版畫是1萬5千港元起標,村上隆的版畫也不過是3萬港元,這點促使很多年輕收藏家進入拍賣市場,令整個交投更見活躍。」

躋身香港榜首

據Artprice的《香港當代藝術拍賣排行榜》(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曾梵志憑三幅作品穩佔榜首,力壓著名藝術家張曉剛。早在天價成交之前,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已廣受歡迎,其中《面具系列No.10》曾於1998年以低於8,000美元拍賣,慘遭流拍,去年重拍卻以1,163,580美元售出,可見其作品於14年間已升價逾百倍!Evelyn解釋:「曾梵志的獨特之處,在於他每個階段都有不同創作性的改變,由最早期的《肉聯》、《協和醫院》系列到《面具》系列、《亂筆》系列,其不斷的發展都有延續性,以至他的收藏家會不斷地增加。」

曾梵志's Profile

生於1964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現為職業畫家,崇尚德國的表現主義藝術風格,擅長描繪人物的心理特徵,自1994年開始創作的《面具》系列最廣為人識、後期的《肖像》系列及《亂筆》系列亦享負盛名。曾氏曾於北京、香港、紐約、倫敦、西班牙等地舉行個展及聯展。曾氏現正於巴黎市立當代美術館舉行第21次個人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