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河和東涌灣是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值得好好細賞。

現時有8萬多人以東涌為家,而東涌河及其河口濕地更是數以億萬計生物的「家」。東涌河是香港大型河流中碩果僅存的一條天然河流,河源來自鳳凰山和大東山,多年來川流不息的山水,沿着山溪經東涌河一直流入東涌灣,豐富了河溪和河口的生物多樣性,當中包括很多稀有和瀕危生物,如:中國鱟、香港瘰螈、盧氏小樹蛙、海龍及北江光唇魚等。若想了解東涌河這條被喻為香港最後一條最完整的大型天然河流,今個暑假參加由環保團體舉辦的導賞活動,在每兩星期才出現一次的潮退時跟隊走進東涌河口,就最適合不過。參觀完更可順道到圍繞着東涌灣而建的古廟、漁村及炮台走走,這才算不枉此行。

東涌河和東涌灣是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值得好好細賞。

東涌河有兩大主要河口,其中鄰近逸東邨的一個早已被石屎化,失去了原有天然面貌。

大小手鉗是清白招潮蟹的特徵。

折斷後的海漆會流出導致盲眼的白色有毒汁液,故素有Blind Your Eye之稱。

在紅樹植物上,不難發現愛吃海藻和樹皮的雙齒近相手蟹和斑肋濱螺。

擬蟹守螺是紅樹林常見的腹足網軟體動物。

建於公元1765年的侯王宮,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廟前對開空地,昔日是駐防汛兵習射及操練的地方。

屋脊上飾有宣統年代的石灣陶塑人像。

馬灣涌正面臨填海威脅,可能將被清拆。

村內還保留着不少以坤甸木支撐的棚屋。

昔日船來船往的舊東涌碼頭,雖然不比當年熱鬧,但卻散發着一種寧靜美。

坐擁大嶼海峽無敵靚景的曲尺形圍牆,就是小炮台遺址。

因興建新機場而被遷移至此的虎地灣灰窰,其歷史可追溯至唐代。

參加者出動專業相機,甚至是智能電話,齊齊捕捉東涌河珍貴的生態畫面。

Check Point 1 東涌河紅樹林

沿逸東邨旁的小徑及侯王橋,徒步走約20分鐘,便到達由泥灘、紅樹林、鹹水沼澤和海草床生境所組成的東涌河河口。首先出來迎接大家的是招潮蟹家族成員之一的清白招潮蟹,牠們遍布泥灘上,不停揮動身上的一隻白色大手鉗,似是向大家打招呼,但原來牠們手郁郁,其實是為了驅趕同伴。導賞員在泥灘上找了一隻「斷手」給大家看,指招潮蟹的蟹鉗脫落後會再次長出,若今次大鉗從左邊脫落,下次就會從右邊長出來,十分有趣。我們再沿泥灘直走,途經一棵有Blind Your Eye之稱的海漆,大家要小心不要碰到它,事關它全身都是毒,若不慎弄斷海漆,它會流出白色有毒汁液,接觸後輕則出現皮膚敏感,重則會導致盲眼。

之後便看見在潮澗帶生長的紅樹植物和動物,如木欖、秋茄(又名水筆仔)和蠟燭果,以及更多紅樹林明星,包括棲息在紅樹上的斑肋濱螺、喜愛吃枯葉的雙齒近相手蟹、在泥灘上跳跳紮的彈塗魚、以及愛寄居在蠔殼上的青蚶及藤壺等。期間導賞員還拾起木欖和蠟燭果的種子,放進潮池中為大家示範它們落地生根傳宗接代的獨有生長特性,原來成熟了的種子會自動自覺地直插池底的石堆中生根,然後慢慢生長成一棵紅樹,還未熟透的則會半浮半沉地在水中等待成熟。

Check Point 2 侯王宮

離開紅樹林沿路折返,可順道到沙咀頭球場旁邊、有二百多年歷史的侯王宮參觀。這座古廟建於乾隆30年(即1765年),有人說廟內供奉的是南宋時期曾保護宋帝昺逃難到香港的將領楊亮節,亦有傳是南宋忠臣楊守亮。

古廟採用傳統的三間開二進格局,屋脊上飾有宣統年代的石灣陶塑人像,若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其中有兩個人是穿着西服的。至於廟內則保存了不少極具歷史價值的古文物,包括乾隆年間鑄造的銅鐘、石碑,以及宣統年間的碑誌等。而廟前對開,迎着東涌灣的空地,便是昔日駐防汛兵習射及操練的地方。在每年農曆八月十六至二十日侯王誕,這兒都會有舞龍舞獅,兼有神功戲上演,好不熱鬧。

Check Point 3 馬灣涌及舊東涌碼頭

馬灣涌是東涌灣內的一條小漁村,坐落於逸東邨與舊碼頭之間。昔日這條漁村相當熱鬧,但隨着社會轉型、新機場發展和東涌開發,漁村一天比一天冷清,現只剩下兩間海鮮酒家、幾家食肆、士多和早已人去樓空的店舖,村內居民亦不多。於村內游走,大家大可放慢腳步,用你的眼、耳和鼻去感受漁村那種與世無爭的淳樸與寧靜。令人無奈的是這條寧靜小漁村正面臨填海威脅,逃不過被清拆的命運。

於村內的街巷朝舊東涌碼頭方向前進,走到石橋,一邊是開揚的漁村景致,一邊是紅樹林和泥灘,過橋後一間間以坤甸木支撐、臨灣而建的棚屋出現眼前,再沿路直走,不一會便到達舊碼頭。從碼頭可看到廣闊的東涌灣和纜車,景致醉人之極。

Check Point 4 小炮台遺址及唐代灰窰

坐擁大嶼海峽無敵靚景的小炮台遺址,早於1817年(即嘉慶22年),由當年的兩廣總督下令興建,以加強控制大嶼海峽的來往交通。經過逾百年的風霜洗禮,於1980年被發現時只剩下一座殘存的曲尺形圍牆,但卻極具歷史價值,並於1983年被列為法定古蹟。而毗鄰的是一座歷史更久遠的唐代灰窰,與小炮台一樣被鐵網包圍。這座灰窰原本坐落於赤鱲角虎地灣岸邊,當年因興建新機場而被遷移至現址。據知此灰窰屬「殼灰窰」,古人用它來將蠔殼及其他貝殼以高溫燃燒成灰,然後將之塗抹竹筲箕以作防漏水處理,也能作塗漆及黏固磚塊等之用。

生態攝影比賽

政府的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建議在東涌河河盆內發展住宅,有環團組織擔心此舉會破壞東涌河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特此,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和綠色力量特別在今個夏天舉辦「家.東涌」免費生態導賞活動及生態攝影比賽,讓大家可以親身走進這個生態極其豐富的生物之家,希望透過是次活動增加大眾對東涌河生態價值的認識及關注。

「家.東涌」免費生態導賞活動

日期:8月3、4、17、18、31日

時間:2:00pm-4:30pm

集合地點:東涌逸東商場對開空地

網址:www.facebook.com/pages/家東涌-Home-at-Tung-Chung/371260932974109

查詢:2697 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