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往返日本,因此認識了不少當地朋友。與他們吃飯時,發現有幾款食物的曝光率特別高,除了眾所周知的刺身、串燒和生啤外,還有就是茶碗蒸。但凡有小朋友同場,日本父母總喜歡為他們點叫這道前菜,而「茶碗蒸し」(ちゃゎんむしChawan Musi)其實就是我們常吃的蒸蛋。

雞蛋營養豐富,而滑溜的蒸蛋用來送飯一流,加上製法簡單,所以是廣受歡迎的親子料理。日本人為了令蒸蛋的味道更豐富,通常會加入雞肉、鮮蝦、蜆肉、蟹柳、鳴門卷、番茄、香菇等食材。茶碗蒸的製法跟中式蒸蛋相似,先將1 1/4杯木魚湯、1/2茶匙味醂、1/3茶匙鹽、1/5茶匙醬油與雞蛋拌勻,連同配料倒進茶碗中,放入蒸鍋用大火蒸2至3分鐘至表面變白,轉用細火再蒸6至8分鐘即成。茶碗蒸冷熱吃均可,在表面淋上適量醬油和醋倍添滋味。

可能大家心中也有同樣的疑問,就是茶碗蒸到底何時開始出現,又為甚麼會起這個名字?根據江戶時代的烹飪書記載,原來早在日本寬政年間(1790年代),茶碗蒸已從大阪、京都等關西地方出現,之後再流傳到東京、長崎等地。由於日本人稱茶杯狀的小碗為茶碗,而這道菜是將多種食材放進茶碗蒸熟,所以就有了這個充滿東洋風味的名稱。大家去日本旅行時,不妨試試這道家喻戶曉的傳統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