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悶,好動,紮紮跳冇時停,令潘曉彤愛上了新鮮刺激的欖球運動。

由兒童節目小演員開始演藝生涯的潘曉彤,年前因神劇《天與地》飾演黃德斌15歲女兒的角色,讓人對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剛完成新劇的她,要跟觀眾分享保持青春魅力的心得—原來是藉着打欖球Keep Fit,以及保持一顆躍動心靈!

怕悶,好動,紮紮跳冇時停,令潘曉彤愛上了新鮮刺激的欖球運動。

潘曉彤

自言打欖球時,「聲大夾惡」的她充當全隊軍師,讓她懂得顧全大局。

不少女仔怕做運動會變「大隻」,曉彤認為只要懂得Body-building,便會練出一身靚線條。

男仔頭因子

自言性格男仔頭的潘曉彤,自小已有強勁運動因子,而且喜歡的運動類型都是較「重型」。她說:「細細個看電視,見別人打功夫,我便跟媽媽嚷着說要學『打架』,哈哈。讀中學時,性格變得非常好動,跟同學一起打籃球,常常操練,打到身水身汗也沒所謂。」

也許是這份衝勁,令她一試便愛上欖球運動。她說:「在入讀大學前一年,認識了一群打欖球的男孩子,常常看他們練習、打比賽及一起吃飯聯誼,話題都圍繞着欖球,令我對這種運動有新的看法,覺得它不是一般人形容的那麼粗魯、霸道,當中也有不少好玩之處,以及着重體育精神。」於是,她便毅然加入了欖球隊。「覺得好有新鮮感,可能是因為它的玩法有趣—如你一直向前跑,同時不可將個波向後傳,只可傳給身旁的隊友,這一來講究你跟隊友的信任及溝通,二來也考驗你的逆向思維。」

鍛煉全身肌肉

小妮子自小怕悶,又欠耐性,喜歡新鮮感。欖球運動確實讓她感到刺激、新鮮而又維持高度運動量。她說︰「要打得好,必須要跑得,心肺功能好,而且要懂得運用身體不同的肌肉。因此,接受訓練時我會經常跑步去Train Up自己。同時在訓練的過程中,會學到運用好多不同的肌肉和力度,這自然讓身體強壯起來。」

有人以為打欖球會變「大隻」,手粗腳粗,曉彤不以為然。「接受欖球訓練時,打完波常常覺得好肚餓,食量不細,但那時反而是最瘦和最健康的狀況。其實運動會令肌肉更Firm,加上運動有法,如去學習Body-building的方式及原理,便不會因運動而變『大隻』。」

讓身體變靈活

常聽人說打欖球弄至斷手斷腳,曉彤有不一樣的睇法。她說:「欖球有撞擊這一環,不少人認為你撞我,我一定不可以跌,但有時跌倒不一定是壞事,也不一定令你輸波。訓練時我們要學的是怎樣跌倒而不受傷,如以慣常的方式,在跌倒時用手支撐身體,一定會整傷手腳,最好的方法是跪在地上,手放胸前而不按地。我想,這運動有趣之處是它改變了我對身體、慣常事物的看法,讓我變得更靈活一點。」

在球場上,她也從來不亂衝亂撞,她負責的位置叫Scrub Pass,是隊中的「軍師」位置。她笑言︰「雖然我跑得不快,而爆發力也不是最強,但當時的師兄、師姐認定我夠『聲大夾惡』,最適合做發號施令的位置,跟隊員緊密地溝通。其實欖球運動是最體現到團隊精神,舉例說你被撞倒而跌下,至少要有幾個隊員立即過來掩護你、傳球,因此大家的默契、溝通及互信是很重要的。同時既需要一眼關七,顧全大局又要隨機應變,可說是非常『食腦』的一種運動。」

減壓與社交

現時忙於拍劇的曉彤,常因工作而忙得一頭煙,而閒來打欖球着實讓她釋放身心壓力。「一來拍劇時多對着工作的同事、夥伴,而打欖球讓我在社交上得到一個平衡,可藉此見見相識多年的隊友—要知道欖球運動最重視溝通,加上日練夜練,跟隊友很容易變成『老死』,而現在拍劇之間見見朋友,絕對可讓我鬆弛下來。」打波以外,她也常做不同類型的運動,如閒來約好友行山、游水,甚至去西貢扒獨木舟。「我是怕悶的人,多個選擇,也成為了持續下去做運動的動力。」

學欖球要得其法

據香港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表示,欖球運動在香港未至普及,但對於訓練身體及健康有很正面的作用。他說:「香港人較少接觸欖球運動,主要原因是回歸前較少向華人推廣,其實這運動在英聯邦國家很受歡迎。欖球運動最大特色是其隊際,考驗團隊合作、策略、體力和鬥志。對年輕人體格成長及健康,非常有幫助。」

不少人怕打欖球會弄得「滿身傷痕」,雷教授認為只要學習適合的方法,循序漸進,便能減低受傷機會。「欖球本身是有身體碰撞的競技運動,選手必須操好體能,方可減低受傷風險,包括來回跑、變速跑、協調練習、力量訓練等。預防受傷的最佳方法是循序漸進訓練。初學者必須參加訓練班,按部就班,學懂倒地時如何保護自己,並且鍛煉體能,欖球總會及其屬會有舉辦訓練課程,是入門者的好選擇。」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 雷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