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物語:清明花開

清明掃墓,生和死的分別是站在墓外和躺在墓內。清明節讓人思考死亡,人人的生死一樣,最平等的也不外如是。春天繁花似錦,清明節讓死亡變得如此接近,又如此遙遠。歌德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主角維特因為失戀,加上討厭刻板工作和虛偽的人際關係而自殺。

小說在1774年出版後,一紙風行,有讀者認為從中得到安慰和鼓勵,也有讀者模仿主角自殺。當被指作品誘使讀者自殺時,歌德認為他的生存已證明他並不認同自殺。

人很容易看見自己想見的一切,多愁善感的人即使置身花花世界,也會想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惟鮮花不會憂慮人亡花落,只會迎風盛放。

如果我們情緒低落,看見繁花似錦也覺無聊,甚至在繁華盛極看見悲涼凋零。不過,我們只要放開懷抱,欣賞大自然的繽紛色彩,自會看見生趣盎然,甚至在枯樹發現青苔,於頹垣敗瓦找到幼芽生長。放眼四周,我們可以看見人性陰暗一面,處處有衰人壞事。相對來說,我們同樣可見人性光輝一面,處處有好人美事。

香港人這樣笑別人多說道理:「你咁長氣,不如留番拜山先講啦。」清明拜山,正好說生命道理。毛蟲不會知道變成蝴蝶的美麗模樣,眼前的醜陋不是一切,別輕言放棄。

關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