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談日本:日劇的年代差異

有位朋友是本地影像創作人,打算拍攝一幕惡搞日本戀愛劇的場面,製造喜劇效果,但想了半天也不得要領。

難題是沒有一套日本戀愛劇能令各年齡層觀眾產生共鳴,昔日木村拓哉主演的《戀愛世紀》論成就未必及得上同樣由他主演的《悠長假期》,但《戀愛世紀》中常出現的水晶蘋果是當年日劇迷人所共知的場面,過往有香港電影及劇集也倣效拍攝過類似鏡頭。

若今天仍來這一套,惡搞水晶蘋果的場面,觀眾只會覺得Out,90後觀眾則毫無共鳴,《戀愛世紀》在97年首播時,他們未夠10歲。

上述日劇太陳年,改為惡搞近年的人氣日劇又如何?山下智久與北川景子合演的《零秒出手》收視及口碑俱佳,但若以此為藍本惡搞,描寫男主角是籃球員,女主角是小提琴手,即使是90後一輩,也不是任何人皆有共鳴,《零秒出手》論經典程度不及當年的《戀愛世紀》。

莫說香港,日本也會出現這種因年代差異而惡搞無效的情況,搞笑劇《勇者義彥與惡靈之鍵》(日語的「鍵」即是鑰匙)第10集惡搞昔日人氣劇《沙灘男孩》,恐怕90後的日本觀眾未必看過原劇,難有共鳴。若要讓大多數觀眾有共鳴,惟有讓男主角戴眼鏡,扮演物理學家查案,那麼大家都明白在惡搞《神探伽俐略》。

藍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