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壓力逼爆

身體痠痛不適、心煩氣躁睡不好?身為香港人,十居其九都有以上由壓力引起的徵狀。壓力人人都有,但若長期受壓過大的話,除會影響臨場表現,亦容易誘發其他身心問題,不利工作或社交生活。想達致最優質的生活,就要懂得控制壓力,認清自己的壓力源頭,對症下藥,實踐適合自己的紓壓方法。

心理學家:過量壓力影響身心

你有壓力,我有壓力,都市人普遍都生活於各種壓力之下。根據臨床心理學家凌悅雯指出,壓力主要的源頭有兩種,一種是來自「生命事件」,指的是在人生中的大事件,例如親人離世、結婚、生育、搬家及失業等;另一種「日常瑣事」亦能堆積壓力,好像排隊、與家人吵鬧、工作環境嘈吵、塞車等,均能導致壓力。

壓力囤積,長期會影響身心狀況。首當其衝是導致負面情緒。凌悅雯提出:「長期受壓,會令人感覺緊張、情緒低落、心情煩躁等;行為上坐立難安、有些人會『收埋』自己,與人接觸時顯得退縮,亦會思慮過多、容易失神、無記性、精神不能集中;而身體上的徵狀則更為明顯,好似肌肉繃緊、失眠等。長期受壓是導致情緒病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如遇壓力,選擇逃避問題、麻醉、封閉自己的人士,會將壓力狀況延長,實非長久之策。」她提醒,壓力與工作表現的關係有如倒轉的「U」字,適量壓力有助激勵士氣,讓工作成績再創高峰,但一旦過量,表現就會每況愈下。壓力大小是主觀概念,但當發現壓力大到阻礙完成工作職責,就應該求醫治理。

靜觀法紓壓

因為受壓嚴重求醫,心理學家或醫生一般會先讓病者透過情緒評估,幫助分辨誘發壓力的因素,並讓患者認識壓力的各種徵狀,達致日後做到自我監督、預防再受壓過度的情況。「壓力過大的人士,一般都是容易鑽牛角尖,將自己逼得過緊。我們會利用認知行為治療法,以及透過『行為實驗』,驗證自己擔心的事情發生的後果,例如有人會覺得今次考試失敗,人生就『玩完』,其實這些災難化的思想、要求和規條,都由不必要的自我設定而來。而對付壓力及負面的情緒,可以透過重塑生活、令生活平衡。我們平時亦可以透過『靜觀減壓法』培養專注力,留意當下一刻,靜心觀察自己的行為反應,有助壓力調減。常見的方法有靜觀呼吸、步行和飲食練習等。當我們靜止下來,心境平和,有意識但不加批判地留心當下一刻的感覺,我們更容易留意腦袋出現的想法,然後慢慢整頓思想。平時我們可以多關注自己的感受,包括思想、情緒、身體感覺和行為反應,可以有助我們減壓放鬆。」

導師:瑜伽重拾平靜

當面對壓力,交感神經系統活動量增加,腎上腺素飆升,在這段時間,心跳及呼吸的速度都會加快,肌肉也會變得緊繃,人就會感到精神緊張、坐立難安、肌肉繃緊的狀況。瑜伽導師Athena指,這是因為我們的交感神經處於活躍狀態,透過瑜伽式子,可以幫助刺激被認為和人體的保養、治療及修復有關的副交感神經,讓身體和心靈重拾平靜,同時亦可充分舒展身體肌肉,減輕頸梗膊痛、失眠等受壓徵狀。Athena提醒,做動作時,記緊將專注力集中,感受緩慢的呼吸,有助消除雜念,加強放鬆功效。若在家進行練習,可能難以擁有瑜伽繩、枕墊等工具,其實可用捲起毛巾、毛氈、鞋盒等代替,作為承托,就隨時隨地能夠減壓放鬆。

寧神安眠

支撐坐前彎式:坐下,雙腳交疊盤坐,然後伸直雙手,上半身向前伸展,讓枕墊支撐頭部,使上半身與心臟成一直線,維持動作3分鐘,換腳再做。

幫助身心踏實

動作1 加強側伸展式

Step 1:右腳踏前,左腳在後並將小腿伸到最直、腳跟踏穩地面,雙手合十置於背後,挺胸、盡情伸展脊骨。

重點:初學者未能做到雙手合十的話,可以握住雙手手月爭代替。

Step 2:向前伸展上身,再慢慢向下伸延。具足夠柔軟度的話,可以貼近右腳小腿,維持5至10個呼吸,換邊再做。

動作2 戰士第一式

Step 1:左腳踏向前,屈膝成90度,後腳伸直,雙手叉腰,推肩向前。

Step 2:雙手向外伸直,肩膀打開,手臂與膊頭成一直線,維持5至10個呼吸,換腳再做。

動作3 舞王式

Step 1:站立,雙腳合併。然後右腳向後踢,記緊右腳為垂直向上踢而非向外,右手捉緊腳背,為準備姿勢。

Step 2:向上伸直左手,吸口氣,身體向前彎,右腳順勢提起,維持5至10個呼吸,換邊再做。

放鬆心情

動作1 臥束角式

坐在地上,雙腳盤坐,腳掌相對,將瑜伽繩繞過身後和腳掌,索緊,枕墊則置於腰間。然後,利用手月爭輔助,沿枕墊躺下去,雙手向外伸直,保持動作5至10分鐘。

動作2 橋式肩倒立

將枕墊伸直,雙手伸直與肩同高,雙腿合併,躺上枕墊之上,使得腰背與大腿間得到枕墊承托,同樣保持動作5至10分鐘,可以讓交感神經冷卻下來,有助放鬆情緒。

I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