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拾遺:吃巧不吃飽

讀飲食散文,作者說,他已經到了吃巧不吃飽的年紀,不能不挑。

讀到這一句,感到被深深擊中。挑食不是因為挑剔,只是因為配額珍貴,無法負荷。到了某年紀,已經無法再像年輕時候那樣牛飲亂吃了,偶爾經過那些平價任食火鍋與放題店外三五成群的年輕人一邊談笑一邊排隊,看到他們在打冷店外大杯酒大啖肉的肆意與狂放,心裏就忍不住五味紛陳,既羨慕又感慨,原來,我已經跟他們有了距離了,我已經不可能再像他們這樣肆無忌憚地吃了。

到了某年紀,我們由不得不計算卡路里到不得不計算血糖與膽固醇,提防糖尿與痛風等高齡風險,食物在我們眼中,全是肥膏與膽固醇,我們即使對某些食物仍有心癮,然而身體早已負荷不了,即使勉強去吃,那一晚身體也會立即響起警號,告訴你,喂,你已經不再年輕了……

以往不明白那些老饕幹嗎每一道美食都只咬一口便放下,笑吟吟搖頭不再起筷,如今終於親身了悟。才不過數年前,到台灣夜巿從街頭吃到街尾,再由街尾吃回街頭,回到酒店仍然有點未夠飽肚的空虛感,如今呢,卻不得不奉行這吃巧不吃飽的金科玉律,每種食物只試一兩口,寧可糟蹋食物也不敢糟蹋自己身體,滿足心癮之餘,也照顧了身體的負荷,以免後遺。

食色性也。聽說很多壯年已過的食家也不得不如此向現實低頭,吃巧不吃飽,多調情,少做愛,善哉,善哉。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