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物語:秒秒千金

我最早的看戲記憶是爸爸抱我去看美國動畫,相信未讀幼稚園的,爸爸是動畫迷,讓我從小看過許多動畫。

由於先看靈活的美國動畫,小時候不大喜歡電視配音的日本動畫,例如不喜歡主角說話時只有嘴巴在動但神情呆滯,但其他小朋友沒有同樣感覺,大多喜歡日本動畫。

看過手塚治虫的自傳後,我才明白美國和日本動畫的差異。戰敗後,日本非常窮困,動畫製作資金有限,當年美國動畫是每秒24張畫,日本動畫只能每秒12張畫,手塚治虫更慳家,電視製作用每秒8張畫,難怪分別那麼大。

日本首套半小時電視動畫《小飛俠阿童木》(Astro Boy)於1963年元旦首播,贏得無數小孩歡心。相對於宮崎駿動畫的靈活多變,我們可以看到先行者的艱苦奮鬥,手塚治虫在窮困環境下做盡了。歲月流逝並非白流的,日本動畫的畫面不斷進步,惟跟美國的仍有距離。

美國動畫流麗悅目,有些場面已是每秒30張畫以上的。好像《功夫熊貓》的打鬥快速凌厲,《沖天救兵》以幾分鐘交代主角數十年的夫妻感情,看得出每秒畫面都花錢的。

香港動畫還在「土法煉鋼」階段,我當然欣賞本地創作,但不能不說動畫跟漫畫有本質分別,期望香港動畫能夠早日追上美國水平。

關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