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 疾病警號

「耳仔裏面好似住咗隻蟬,經常聽到吱吱聲,尤其是晚上,情況更嚴重,嘈到我瞓唔到!」

耳鳴確實相當擾人,它不是疾病,卻是健康訊號,提醒大家的聽覺系統某部分可能出現問題,如外耳炎、中耳炎、弱聽等。聽覺系統發生問題,既影響社交溝通,也滋擾日常生活,所以大家要好好正視耳鳴這個訊號。

聽力學家:耳鳴不是病

臨床聽力學家區慧賢博士說:「耳鳴患者常投訴耳內發出煩擾聲音,聲音類型各有不同,有人聽到吱吱聲或沙沙聲,有人覺得似蟬聲,有些則覺得似水喉聲等,無論如何,我想強調一點,耳鳴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個徵狀。耳鳴跟一些耳疾有密切關係,如果耳鳴問題持續一段長時間,大家必須提高警覺,首先進行聽覺系統檢查,找出哪部分出現問題,繼而對症下藥。」

造成耳鳴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耳道阻塞、外耳炎、中耳炎、耳膜破損、中耳耳骨硬化、耳咽管閉塞、內耳聽覺神經細胞損壞(如長期在高噪音環境下工作而致職業性失聰)、老年性聽覺退化、血管問題(如靜脈、動脈及動靜脈血管問題)、肌肉性問題(如中耳肌、耳咽管肌及喉嚨肌等問題)、服用藥物後的副作用、耳水不平衡、心理因素(如工作壓力大、生活緊張、焦慮、失眠等)。

助聽器改善聽覺

治療方面,聽力學家會根據耳鳴成因而決定方法。區博士說:「如果耳鳴成因是外物堵塞耳道,清除外物後,便可改善耳鳴。不少人習慣用棉棒清除耳垢,其實是錯誤做法。在正常情況下,當你移動頭部或咀嚼食物,耳道亦會隨之而郁動,耳垢便自自然然排出來,而用棉棒、耳挖或其他硬物挖耳,有機會把耳垢愈推愈深。如果問題出於耳朵發炎,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地使用滴耳藥水。」

如果耳鳴成因是聽覺退化,治療方法便視乎弱聽程度而定。輕微弱聽者可戴上耳鳴掩蔽器,該儀器發出不同頻率聲音,可掩蔽或減低耳鳴,療程為6至24個月不等。嚴重弱聽者則需長期使用助聽器,改善聽覺之餘,亦減低耳鳴。約八、九成患者因聽覺問題而致耳鳴,只有少數與心理問題有關,這類患者一般承受沉重的工作或生活壓力,透過改善心理健康,耳鳴亦應有所改善。

度身訂造個人耳塞

雖說隨着年歲增長,身體機能每況愈下,聽覺難免出現退化情況,但我們絕不能坐視不理,尤其對於需要長期接觸高噪音的人士,如卡拉OK從業員、Disco從業員、音樂製作人、樂隊表演者等,如果欠缺適當的護耳裝備,內耳聽覺神經細胞極快受到損壞,有機會引致職業性失聰。有見及此,工作期間,戴上耳塞確實有其必要性。

坊間售賣的耳塞,對阻隔噪音發揮一定作用,但如果想得到更貼身的保護,區博士建議不妨選擇度身訂造的耳塞。由於按個別用家的耳朵形狀而設計,所以更貼耳、阻隔能力相對亦更好。這類耳塞以矽膠製造,非常耐用,可用超過一年。

此外,大家亦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勿用棉棒或其他硬物挖耳、不要常捱夜、保持足夠睡眠、紓緩生活壓力等,此外,每年最好接受一次聽覺檢查或聽力評估。

耳鳴評估Step by Step

1.首先聽力學家會跟患者詳談,了解其病情、家族遺傳因素等。

2.接着為患者進行耳道檢查,以耳窺鏡檢查外耳、外耳道和耳膜情況,看看是否外物堵塞耳道或外耳炎引致耳鳴。

3.然後是純音測驗,評估雙耳的聽力情況及導致聽力損失的原因。測驗期間,患者需戴上耳筒,每當聽到聲音便要按掣示意。純音測驗包括耳導測驗及骨導測驗兩部分,前者可評估整個聽覺系統狀況,後者則評估內耳神經狀況。

聽覺系統知多啲

聽覺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包括外耳、中耳及內耳,每個部分各有不同功能。

外耳:包括耳廓(又稱外耳)及外耳道。耳廓收集聲音後,傳入外耳道。

中耳:包括耳膜(又稱鼓膜)、三塊小耳骨(即錘骨、砧骨及鐙骨)和耳咽管。耳膜震動把聲音傳入中耳,三塊耳骨將震動強化再傳入內耳。耳咽管的主要功用是平衡外耳與中耳之間的壓力,若耳咽管出現閉塞情況,患者會感到耳塞及說話時聽到回音。

內耳:包括耳蝸和半規管。三塊小耳骨震動時,耳蝸內的液體及毛細胞也因被刺激而移動,這些移動會轉化為聲音訊號,再經由聽神經將訊息傳送到大腦,我們就聽到聲音了。

中醫:針灸三大穴位

註冊中醫師葉英良表示,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黃帝內經》便有這樣的記載:「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並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的特點。

中醫會以針灸治療改善耳鳴,醫師主要針對三個穴位,包括翳風、聽宮及外關。針灸每次要做半小時,輕微耳鳴情況,5次為一個療程,完成2至3個療程後,情況應有所改善。嚴重患者則可能10次為一個療程,2至3個療程後,情況應有所改善。平時有需要的話,患者亦可自行按揉相關穴位,紓緩不適。力量一定要適中,太大力可能會弄傷身體。間中耳鳴者可每天一次,嚴重者則早晚各一次。孕婦不宜進行針灸治療,長者亦要注意力度。

改善耳鳴穴位

翳風穴:位於耳垂後耳根部,乳突與下頜骨後緣間凹陷處;主治毛病包括耳鳴、口噤、頰腫、牙痛、耳中濕癢等。

聽宮穴:位於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主治毛病包括耳鳴、耳聾、牙痛、頭痛、目眩頭昏等。

外關穴:位於腕背橫紋上兩手指,尺骨與橈骨之間,主治毛病包括耳鳴、手指疼痛、肘臂屈伸不利、肩痛、頭痛等。

針灸效用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通過經絡穴位調整臟腑功能。灸法是把燃燒着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故此,針灸經絡穴位,可以平衡陰陽、調整臟腑、疏通經絡、運行氣血,從而達到保健強身與防治疾病的功效。

湯水介紹

在芸芸中藥中,部分中藥具備紓緩耳鳴不適的作用,葉醫師便介紹以下三款湯水,但由於各人體質有異,事前最好向醫師查詢清楚。

知柏地黃湯(1人分量)

材料:知母3錢、黃柏3錢、熟地黃3錢、山茱萸3錢、淮山5錢、雲苓5錢、牡丹皮3錢、澤瀉3錢

煲法:所有材料連清水4碗煎至1碗。

功效:滋補腎陰、健脾益肝。

備註:外感不宜。

參芪天麻湯(4人分量)

材料:人參5錢、酒北芪5錢、明天麻5錢、炒白朮1両、陳皮1錢、瘦肉1塊、蜜棗3粒

煲法:清水12碗煲2小時。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去濕。

備註:外感不宜,心臟病及高血壓患者亦不宜。

夏枯草木賊桑葉湯

(4人分量)

材料:夏枯草5錢、木賊5錢、桑葉5錢、酒川芎5錢、生薑3片、紅棗5粒、豬𦟌1塊

煲法:清水12碗煲2小時。

功效:清肝明目、行氣通竅。

備註:此湯略帶寒涼,寒底者不宜。

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