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拾遺:文學沒有催生出甚麼

喜歡文學,甚至把文學當成信仰的人,在這樣的時代常常會有一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不是因為自己寫得好不好而無力,而是明知做得再好,甚至仰望那些更出色其聲音更獲得認同的前輩,也哀嘆不過如此,即使不是別人這樣問起,而是自己捫心自問,我們好像再也無法理直氣壯回答:「文學究竟有甚麼作用?」

文學無用似乎已經是一個默認的事實。我們也只能援引老莊式的無用之用來自解,以無用為大用,並且盼望在這個愈來愈講求實用與實效的社會裏,文學的無用有天不會連無用都稱不上,直接像擱淺風乾的透明水母那樣,消失了,沒人理會了,就這樣了。

對於這個問題,村上春樹曾經在文章裏提供了一個可以讓我們深深呼吸然後吁一口氣的答案。他說從歷史上來看,文學在現實上並沒有用處,例如對戰爭、殘殺、欺詐和偏見等,不能以眼睛看得見的形式制止。在這層面來說文學可以稱得上無力,也沒有歷史上的速效性,不過至少,文學沒有生出過戰爭、殘殺、欺詐和偏見。相反,為了生出能對抗那些的甚麼,文學毫不厭倦地努力積累至今……

不問文學催生過甚麼,反過來問它沒有催生過甚麼,也是一種迂迴積極的思考方法。誠如村上所說,文學即使有沒有用,它也一直在追尋人類存在的尊嚴核心,而這價值,在經歷離亂崩解的艱苦環境裏,其實一直熒熒發亮,不為人知地給予過好些人期待下一個天亮的希望。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