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敏感另類腸胃炎

天氣逐漸潮濕,有利細菌與病毒繁殖,近來因進食處理不當的冰點、未經煮熟處理的刺身而引起病毒性或細菌性腸胃炎個案日漸增多;而即使進食熟食,若有食物敏感的病史,亦要小心由牛奶、海鮮等誘發的敏感性腸胃炎。不想無端上吐下瀉到腳仔軟軟、頭暈身慶,就要聽從醫生教路,避免病從口入。

腸胃炎泛指小腸及大腸發炎,除可分為病毒性、細菌性外,還有敏感性。患者會出現嘔吐、腹瀉、惡心、腹痛、腹脹、食欲減退及發燒等徵狀,並可持續數日,視乎患者情況而定。

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王振宇指出:「一般由不潔、未經煮熟、處理不當的食物引起的腸胃炎為細菌性,如進食生蠔、壽司、刺身、沙律、雪糕冰點等,若冷藏不周或製作過程處理不當,沙門氏菌、大腸桿菌、鏈球菌等細菌就可能大量孳生,誘發腸胃炎;病毒亦可引致此症,較為常見的有諾沃克病毒和輪狀病毒等。另外,某些人會對食物產生過敏反應,如海鮮蝦蟹、牛奶、辣椒等,引起腸胃炎的徵狀。」

一旦患上腸胃炎,身體免疫系統自動運作,藉上吐下瀉排出病毒後,大部分人均能自行痊愈。不過,王醫生提醒,嚴重嘔吐和腹瀉可致脫水,甚至引致器官衰竭,幼童尤其危險,而出現嚴重嘔吐致不能進食、腹痛加劇、發現大便混有黏和血液等情況的成年人,都應盡早求診。「至於治療方面,一般會處方止嘔、止屙藥物,若腹痛嚴重,不停嘔水、腹瀉,亦有機會需要留院吊鹽水和注射止嘔針,以遏止徵狀,並預防電解質失衡或脫水。嚴重的細菌性腸胃炎可能需要處方抗生素,而由於抗生素對病毒性腸胃炎並無療效,一般只能補充水分及電解質,讓身體自行恢復。」

消毒防傳染家人

除了用藥治理,罹患腸胃炎期間,應進食流質食物,並避免煎炸油膩、難以消化及具刺激性的食物,如濃茶和咖啡,以免加重腸胃負擔,待嘔吐減少,病愈數天後,才慢慢增加飲食分量,恢復平常習慣。病人於家中休息時,應慎防細菌和病毒傳染家人,如應小心消毒被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件、進食及如廁後要徹底洗手。

王醫生提醒,一些腸胃炎患者於病愈後,會出現「腸敏感」的情況:「患上腸胃炎後,有些人的腸胃會變得敏感,稍稍飲食過量或進食較難消化、刺激食物,便會出現絞肚痛、肚脹、肚瀉等情況,情況可維持兩星期至兩個月,很容易令人懷疑腸胃炎帶菌『未清』。但『腸敏感』不會併發嘔吐、發燒等徵狀,治療則以鎮靜腸道為主,以紓緩腸道過敏引起的不適。」

I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