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展穿梭平民龍床

昔日爸媽在客廳下格床看電視,今日妹妹在上格床「篤埃瘋」。碌架床或許是勞動階層「最擠迫的集體回憶」,反映蝸居空間有限,也表現出城市空間運用的靈活性,這就是香港精神。最近這些「港人龍床」轉移到九龍公園,成了「2011-12香港.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展品的重要載體,展覽由過去兩年的中區警署建築群及西九龍海濱長廊,回歸到普羅市民的公園休憩空間,配合草根味重的碌架床,更貼近世情。

香港雙年展的主題為「三相城市:時間.空間.人間」,對應了深圳雙年展主題的「雙相」(Reciprocal)。「三相」(Tri-ciprocal)指的是時間、空間及人間,作為塑造城市本質的重要層面,缺一不可。場地及節目策展人劉文君(香港)說:「如果一個建築、城市缺乏了『人』的參與,這個建築、城市便沒有生命力,只是一個『死城』或近日常說的Dying City。」

地道的碌架床看似跟城市建築扯不上關係,其實正好反映了大會主題,環環緊扣。劉文君解釋說,對「人」而言,床是生活必需品,碌架床能勾起年長港人的回憶;而要在公園內擺放逾50件大型展品,碌架床正好發揮增加使用「空間」的特性;再者公園前身是威菲路軍營,營房內有多排碌架床,與本港及九龍公園殖民歷史的「時間」遙遙呼應。

從世界出發

是次展覽範圍包括香港文物探知館、雕塑廊、天台花園及部分戶外地方,並以參展人地域分為5個展區,展示本港及國際建築師、規劃師、設計師及藝術家超過50件參展作品。若想一次過又毫不遺漏地參觀,大會建議參觀路線由位於香港文物探知館內的「世界展區」開始,再到鄰近的「台北展區」,經過坐落在噴水池的大型裝置後,就會看見「香港展區」,然後沿梯級拾級而下走到「亞洲都繪展區」,以柏麗大道入口附近的「深圳及其他內地市展區」作結,以下帶大家游走一轉。

台北展區

地點:香港文物探知館露天茶座

香港起樓用竹搭棚,台灣則用上鐵花窗,兩種物料構成了以「台北的故事:日常培力」為主題的展區。

世界展區

地點:香港文物探知館

展區儼如青年旅館,場內放置12張碌架床,這裏的設計是眾多展區中最保留碌架床原型的地方,在暗黃的燈光下,的確有讓人小憩一會兒的感覺。

香港展區

地點:雕塑廊

對建築設計認識不多的朋友,大概有感展品太嚴肅,來到地頭香港展區,應該可輕鬆一點,至少繽紛色彩會吸引你目光。

亞洲都繪展區

地點:天台花園3號

深圳及其他內地市展區

地點:天台花園2號

2011-12香港.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

日期: 即日至4月23日

時間: 10:00am-6:00pm(星期一至六,逢星期四休館)、 10:00am-7:00pm(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地點:香港九龍公園及香港文物探知館

費用:免費

網址:www.hkszbiennale.org

延伸場地

城中綠洲 

日期:即日至3月10日

地點:香港德輔道中80號中環街市2樓

灣仔視集 

日期:即日至4月22日

地點:灣仔慶雲街5號

Rachel L

碌架床作為展覽的基本裝置,定能勾起港人窩在床上看電視的回憶,也是對場地空間有限的靈活回應。

如果能夠擁有藝術家黃國才設計的「夢遊號」(Sleepwalker),結合鐵架床及腳踏車,不用起床都可以「駕車」返工,必然是打工仔的Dream Car與Dream Bed!

新加坡鐵路始於1903年,作品「歷史的臍帶」講述了這條鐵路的百年故事。

「大字報建築,巴黎─香港」
法國建築師Atelier將港人生活中最平凡的碌架床拆件,噴上金色漆油美化,寄語人有夢才可追求美好將來。

人愈多,屋子卻愈小,原來也是台北的寫照。

每間小木屋外都掛着簡介單張,收集後,可用錘、書皮及釘,組裝自己的「台北建築故事書」。

「一床之間」表現港式幽默,以板間房、籠屋及私樓細單位,展現香港城市空間的現實,港人游走時定感啼笑皆非。

「蛻變中的九龍東」
展區重溫昔日的製衣業基地觀塘及九龍灣幾十年來的轉變;豬仔錢罌、塑膠水壺等,勾起不少工廠妹的集體回憶。

「瓷城」
以700隻相同的碗砌成半球狀,何其壯觀!其實是建築師對羅馬國家畫廊Giovanni 1759年的名畫回應,該畫描畫了羅馬從農業社會過渡至工商中心的過程。

大家可以寫下對居住空間的願望,小朋友年紀小小就已經想到住大屋(雖然寫錯字),多可怕的現實!

「朗讀違章」
違章建築,即是僭建,這種「由下而上」的建築反映了居民的生活需要,法理以外,值得深思。

一竹棚之隔,就是室外與室內之分,樹木在室內出現,這原是順應自然環境而設計,卻不無空間錯配的趣味。

「龍甲亭」
由超過160塊嶄新的環保夾板砌成,這種物料能夠拗成不同弧度,挑戰空間、觸覺及物料運用的可能性,遠看就像一項時尚奇幻的構造物。

「來自北京的故事」
記憶、變遷、提問、實踐:保育議題非香港專利,擁3000多年文化根基的北京也面臨這些新舊矛盾,拆樓起樓,成為北京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