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拾遺:失戀33天

《失戀33天》是一齣精緻的愛情小品,那麼地道,那麼北京,卻又那麼教人感到親切。

親切不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已經北京化,而是北京的生活已經香港化,甚至比現在咱們香港人活得更香港。咱們如今生活裏失去的精緻、優雅與中產,那些在我們本土電影裏早已枯萎消失的氣味,那種雅痞與活力,今也則亡。

看它,不期然教人憶起90年代香港電影常有的那種清新與世故混雜的氣息,很UFO,很陳慧琳金城武,然而曾經出現在香港電影裏的濃濃中產氣息,如今卻成了《失戀》揮之不散的撲鼻小資情調。既熟悉、又陌生;既感慨、又羞愧。

跟《非誠勿擾》相比,相同的是片中那些大腕與暴發戶反映現實的奢華是多麼教人咬牙切齒,不同的卻是《非》站在男人角度看女人,既想享受像舒淇那樣的女人又不想負甚麼責任,看它是滿足幻想,反省的少、失笑的多;然而《失》卻是站在女生角度的作品,它是一齣治愈系電影,讓所有曾「被分手」的男女共鳴釋懷,並且相信,失戀,也許真的可以在33天內康復,重新做人……

如果你問我,我會告訴你,能夠在33天內如常生活,要不那人極度冷酷理性,要不根本就沒有很愛。

能夠在33天之內復原的傷口根本不是甚麼深可見骨的傷口。如果是我,失戀333天後聽到對方的名字,都不一定能夠若無其事。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