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 世界巨著

萬想不到世界最大的一本書,其形象跟我們平素使用開的,相距這麼遠。這本書位於緬甸的曼德勒,是一部佛經,超過1,400頁,據說由2,500名僧侶於百多年前寫成。咦喂,才1,400多頁,一個作家完成也不出奇,幹麼要動員2,000多人?這本書是鑿在石碑上的,構成共700多座石塔,是本石中寶典。

曼德勒曾經是緬甸的首都,19世紀中,當時的緬甸國王Mindon希望將整個都巿打造成佛教的都會,而傳說他得到佛陀轉世賜給他佛髮,由此引起他於1859年始建Kuthodaw Pagoda的念頭,供奉佛髮的大金塔高50多米,閃閃生輝,確是耀目非常。

大理石刻經

為了多積一點功德,Mindon王於1860年開始請僧侶和工匠把一套叫《Tipitaka》的經書,刻在白色大理石碑上,每一塊石碑底面各刻一頁,所以729塊石碑,代表超過1,400頁佛經,整個系列共包括了3本《Sutta Pitaka》,刻在410塊石碑上;5本《Vinaya Pitaka》,刻在111塊石碑上;7本《Abhidhamma Pitaka》,刻在208塊石碑上。據說經文最初是燙上金箔的,後因戰亂不少已被人鑿去,亦有部分是後期修補時因方便閱讀而取走。

白色巨塔圍繞着中央的金光高樓,肯定莊嚴肅穆,視覺上絕對享受,寺廟四周都種滿一種會開出白色或黃色星形鮮花的樹(可惜無法考證品種),開花時會散發出似茉莉花的香氣,緬甸人愛摘此花作花環,當為賣給旅客的手信,或純為送給佛祖的敬禮,眼見一個母親帶着兩個小孩在寺內售賣此花環,是否佛的意旨,希望把善良的芬芳流傳人間?

旁邊一位歐洲女遊客,一邊看時一邊喃喃「Awesome」,忽然想起早前有報道指英美發起反「Awesome」活動,原因是用得太濫,將這個本來帶點敬畏、表示讚嘆的用詞,變成跟港人口中的「OK」一樣,無甚意見時就甚麼都亂「OK」或「Awesome」一通,想來那位女子一定沒有甚麼慧根。

參觀絲綢廠

離開曼德勒巿區前,導遊很可能會問大家有否穿長褲或長裙,原因是緬甸傳統不容許穿露膝的衣服入佛寺,如是者引伸出另一個非常典型的景點——參觀絲綢廠。如果閣下沒有長裙(不論男女),自然就要買一條了,係咪?緬甸還保留不少手作紡織廠,紡織品手工上乘,鄰近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地都有人特意過來採購。紡織廠內昏暗的燈光,隆隆在轉的絞輪,本就無甚可觀性,但凡有遊客步近,女工立即裝作專注,遊客一走開,女工們就停下手腳在打牙骹,工廠明顯是個戲棚,只為吸引人到衣飾店去幫襯,所以最大的得着,就是邀請導遊示範一次如何穿着傳統緬甸長裙了。

女士穿裙好正常,但裙子亦是緬甸男士的傳統裝束,而且還有暗位放置電話和錢包等,果然穿着有法:

步驟一:先把布好像穿水泡般包圍着s自己,左右手拿着多餘的布段。

步驟二:把兩邊的布段收緊,用力抓成兩條布條,扭兩、三個結,綁好在腰前。

步驟三:只要多加練習,腰前的那個「結」是可以收入大量雜物,實驗證明連iPhone都得!

緬甸代表 U Pein Bridge

甚麼是最能代表緬甸的畫面呢?《Lonely Planet》並沒有把昂山淑姬的相放上其旅遊指南的封面,事實上,為了抗議軍閥獨裁統治,《Lonely Planet》進行了類似杯葛的行動,很遲才推出緬甸的旅遊指南,封面相拍攝於曼德勒,是一條叫U Pein Bridge的木橋,建於1849至1851年間,離絲綢廠不遠。

日落西山,嫣紅晚霞,僧侶低頭走過一條老橋,釘進河裏的一根根木樁,看來比緬甸的歷史還要老,《Lonely Planet》覺得這個畫面很「緬甸」(靦覥)。木頭就跟緬甸人民一樣,英國殖民後再來軍閥,雖經歷百年人權踐踏,但一直忍耐,直至今日。

INFO

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均須簽證,即日有取,費用為HK$150。查詢:2845 0810(緬甸駐港領事館)

機票:新加坡航空每日均有直航來回香港及新加坡的航班,並可接駁勝安航空(SilkAir)往來新加坡及緬甸仰光,票價由HK$4,108起。

查詢:2520 2233(新加坡航空)

套票:新航假期3日2夜仰光套票,包來回香港至仰光機票、兩晚仰光酒店連早餐及機場接送,價錢HK$3,099起。查詢:2870 8788

貨幣:US$1約兌650Kyat,當地酒店大多只接受簇新直身紙幣。

天氣:3月份氣溫約21℃-36℃

時差:慢香港1.5小時

Kuthodaw Pagoda

地址: Kuthodaw Pagoda, Mandalay, Myanmar

入場: 免費

Shwe Sin Tai Silk House

地址: Maung Dan Quarter, Amarapura T/S, Mandalay, Myanmar

電話: (95)09 200 1596

Alvin Lee

19世紀中,當時的緬甸國王想把曼德勒打造成佛教大都會,800年後離此目標又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