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哺乳

哺乳是母嬰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一環─媽媽和寶寶互相貼近,感受對方的溫暖和心跳,是一種無法言喻的身體與情感結合。然而,媽媽在哺乳時因乳汁不足、乳腺發炎、餵哺姿勢錯誤等問題,無法享受這種天倫樂,甚至斷然放棄哺乳。其實要輕鬆哺乳並不困難,可先從以下三方面入手︰建立產後良好的生活習慣、注重精神情緒的護理及認清正確的哺乳姿勢。

眾所周知,母乳對嬰兒來說是最天然和理想的食物,原因為何?兒科醫生楊宗謙指出︰「母乳的營養豐富,其蛋白質、澱粉質及脂肪的比例適宜,切合到初生嬰兒的成長及發育需要。相對而言,其他的奶類製品確實不及母乳般適合嬰兒;比方說,牛乳配方奶粉所含的澱粉質及磷質,對嬰兒來說過多,且不宜吸收。」此外,嬰兒可從母乳得到抗體,不容易被感染或生病,這情況在初生6個月內特別顯著。若媽媽因病或工作而未能哺乳,可使用經臨床研究證明安全的類母乳配方奶粉。

對產後的媽媽來說,餵哺母乳也有莫大的好處。楊醫生續說︰「哺乳可加速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的情況,同時有利於消耗懷孕期間體內囤積的多餘脂肪。也有研究指出,哺乳可減低女性患乳癌的機會。」

產後即哺 奶水量豐

哺乳期間,乳汁甚少或乳汁全無是媽媽常碰到的難題。楊醫生指,要確保乳汁充足,產後的2小時至第5天最為關鍵,因在臨盆前後,身體會釋出一些令乳房增大及乳腺增加的賀爾蒙,有利製造奶水。楊醫生續指︰「臨盆後,乳房及乳腺仍維持在最Fit狀態,在此黃金時間內應盡早讓嬰孩吸吮乳頭,刺激其神經;這些神經會傳導訊息到大腦,從而製造泌乳激素,影響乳腺並分泌奶水給嬰兒。換言之,嬰兒吸吮乳頭的次數愈多,母親分泌的奶水也愈多;反之,嬰兒吸吮愈少,母親分泌的奶量也會降低。」若媽媽沒在這段時間哺乳,乳頭得不到適當的刺激,往後便難以製造足夠的奶水。

乳頭過小或內陷也是妨礙哺乳及難以維持奶量的主因之一,因嬰兒無法順暢地吸吮乳頭,未能達到刺激乳頭及製造泌乳激素的效果。要矯正乳頭內陷,孕婦可於產前使用吸奶喇叭(Breast Shield),並適度地按摩乳頭。此外,不建議使用催奶丸及成藥,其副作用會影響媽媽及嬰兒,若有需要可向醫生諮詢其他自然增奶的方法。

乳腺發炎 應即求醫

哺乳期間,若發現乳房有紅腫脹痛,很大機會是乳腺發炎。楊醫生指其常見的成因有三,第一為哺乳時乳頭有破損,常見於嬰兒出牙後或含乳頭而睡。第二為媽媽沒有適當地排空乳房內多餘乳汁,令乳汁囤積。第三為乳管被堵塞而不通。此症初發時,媽媽可用熱毛巾敷乳房並加以輕度按摩。需留意的是,乳汁有利於細菌孳生,若處理不當,有機會出現發燒及其他感染徵狀,應盡快求醫並停止哺乳。

此外,若媽媽患病或接受藥物治療,必須經醫生診斷後才可繼續哺乳,以免嬰兒透過奶汁吸收藥物成分。然而,在停止哺乳期間,媽媽應持續泵奶,一來避免乳汁囤積引發乳腺炎,其次是維持對乳頭的刺激及奶量。

根據註冊中醫師陳玉瑜指出,乳汁的分泌與飲食有密切關係︰「乳汁為氣血所化生,氣血又來源於脾胃,因此,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氣血化生有源,乳汁才能充足。」具體來說,媽媽應多進食含優質蛋白質、鈣及鐵豐富的食物;少吃鹽和醃漬、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吸煙、飲酒、喝咖啡或長期服用某些藥物;不要偏食,以保證吸收足夠營養。此外,乳汁的分泌與精神情緒也有莫大關係,陳醫師續指︰「肝喜條達,主疏泄。疏泄有度,則乳汁分泌如常。」因此哺乳期應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

中醫認為,若飲食不慎或情緒抑鬱,有機會引致乳汁甚少或乳汁全無的情況,稱為「缺乳」。陳醫師解釋︰「產婦因產傷而血氣俱傷,臟腑虛弱,脾胃功能較差,若飲食過於肥甘、滋膩,嗜生冷、辛辣之品,則有機會傷脾胃,影響化源而致缺乳。而情緒抑鬱,或產後七情所傷,肝失條達,氣機不暢,氣血失調,以致經脈澀滯,阻礙乳汁運行,也會導致缺乳。」

食療針灸 雙管齊下

要解決缺乳的問題,陳醫師提議採用飲食療法︰「媽媽體內的熱能及營養素要相對增加,其乳汁分泌才會旺盛且營養成分優良。每日應多吃幾餐,以4至5餐較為合適;可多喝一些催乳的湯類,如燉排骨湯、燉雞湯、燉豬蹄湯、豆腐湯、青菜湯、木瓜魚尾湯等。此外,在兩餐之間最好飲水或其他飲料,增加體內水量。除了飲食療法,陳醫師指出有研究稱針刺可以顯著促進大腦內泌乳激素的釋放。惟使用此療法前應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據康妍專業護理中心護理總監林小慧(Wendy)指出,常見餵哺嬰兒的姿勢有3種,包括搖籃式、欖球式及臥姿哺餵。一些錯誤的餵奶姿勢會影響餵哺嬰兒的情況︰「一般而言,初生嬰兒的餵哺次數為每天10至12次,每次約20至30分鐘。若媽媽坐在承托力不足的大床或軟身梳化,容易腰痠背痛;其坐姿或手部姿勢不佳,也令嬰兒吸吮乳頭有困難,吃不到奶。」Wendy建議,媽媽可向母嬰健康院或育嬰護理中心,查問有關哺乳姿勢的資訊。

放鬆心情 事半功倍

哺乳能增進母嬰感情,促進母嬰間的精神接觸和情感交流。Wendy提議媽媽在哺乳時放鬆心情,好好享受天倫之樂︰「有些媽媽很緊張嬰兒是否有足夠奶水,堅持以泵奶的方式,以便用奶樽量度奶量。又或不論嬰兒餓飽,也要餵足12餐。這樣做只會令媽媽愈來愈緊張,把心思集中在數字和各式各樣的標準上,忽略了實際觀察嬰兒的情況及減少母嬰之間的身體接觸。另一些情況是,媽媽聽見嬰兒哭鬧,便心急把乳頭擠進其口內,這樣做容易令乳頭損裂;其次是嬰孩的口部未完全張開,可能吃不到奶。」

她提議,針對前者,其實只要細心觀察嬰兒反應,如張口、哭泣、把身體傾向媽媽乳房等肚餓的「訊號」,便可順其自然地餵奶。對應後者,媽媽可在嬰兒開始哭鬧時稍為等待,至其口部張開約120度,可把整個奶頭塞進口中時,才開始餵哺。

乳腺炎食療

針對上文提及的乳腺炎,陳醫師提議病患可飲用一些舒肝清熱、化滯通乳的中藥湯水。另外針灸、挑治、刺血、拔罐、腕踝針、火針等法,都有明顯的效果。初患者也可參考以下的食療。

金針豬蹄湯

材料︰鮮金針菜根15克(或用乾金針菜24克)、豬蹄1隻

做法︰將鮮金針菜根與豬蹄加水同煮,吃肉喝湯。每日1次,連吃3至4次。

功效︰清熱消腫,通經下乳。適用於乳腺炎、乳汁不下。

注意:宜秋冬季空腹食用。

蒲公英粥

材料︰蒲公英60克、金銀花30克、粳米50至100克

做法︰先煎蒲公英、金銀花,去渣取汁,再連同粳米煮作粥。

功效︰清熱解毒。

Popo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