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心魔

以前心臟病被稱為「富貴病」,皆因昔日大眾的生活水平低,只有富裕人家才可大魚大肉,食埋大量肉類和油膩食品,容易出現「三高」(血脂、血糖、血壓超標),誘發心肌梗塞、冠心病發。隨着時代進步,社會富裕發達,肉類唾手可得,加上缺乏運動,令普羅大眾埋下「心病」伏線。不想成為受害目標,防止心肌梗塞就是重要一環。

缺血導致心絞痛

心臟病是香港的第二殺手,約有30至40%的患者,病發前毫無先兆,當中20%更因此而突然死亡!心臟病的種類中,以冠心病為本港最多人罹患的心血管疾病。箇中的成因,主要和飲食、生活習慣有關。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說:「時下不少都市人喜歡大吃大喝,大魚大肉,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缺少運動、生活緊張、情緒不穩等,容易患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播下心肌梗塞的誘因。另一個因素,就是先天誘因,常見的是家族成員患有心臟毛病,增加其他成員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認識心肌梗塞前,不如先了解心臟的功能。心臟是人體其中一個24小時不停運作的器官,它透過跳動,經由主要血管,將帶氧的血液運送到身體各個器官及腦部;以1分鐘計算,心臟跳動60至100下就能泵血1.5公升!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不良的飲食習慣等,令三條負責心肌血液供應的冠狀動脈血管內壁,積聚脂肪斑塊,血管收窄、血流量減低,心肌血液的供應量亦會大減。一旦進行劇烈運動時,就有可能出現缺血的情況,患者會感到心口痛楚,亦即俗稱的「心絞痛」。

血管栓塞問題大

倘患者未有理會問題,脂肪斑塊就會日漸增厚,更可能形成破裂!主要的血管出現爆裂,人體就會自動製造血小板,以修補傷口,惟大量的血小板凝固後,所形成的血栓塊就會令血管造成栓塞,令血液難以或無法通過到達心臟。心臟肌肉缺血,短時間內便會造成心肌梗塞、嚴重的就會令心肌壞死。

患者病發時會感到胸部絞痛、喉部似有梗塞的感覺、呼吸短促等;嚴重的患者更會出現惡心、出冷汗、胸口有被重物擠壓似的感覺、突然暈眩、焦慮、嘴唇發紺、四肢無力、脈搏急促、心律紊亂。再嚴重者會因此休克及不省人事,倘未能及時急救或進行醫治,患者隨時會喪命!

注意飲食減體脂

黃醫生說:「除冠心病外,血管梗塞亦會帶來其他併發症,包括心力衰竭、心率不整、 中風、柏金遜症及腦退化症等,絕不能輕視。」然而,心臟病是種隱藏性的疾病,一般患者都不易察覺自己已成為病人。預防方法是每年定期進行體檢,並接受「血液測試」(Lipoprotein Profile),檢查體內的膽固醇含量。

除了體檢,健康的生活習慣亦是預防患病的重要一環。飲食方面,日常用餐要少鹽,避免進食膽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如蛋黃、肥肉和油膩食品等,同時亦要多吃蔬菜、水果,以控制體內的膽固醇含量。另外,戒煙亦十分重要,成功戒煙5年的人士,病發率可降至一般人水平。至於生活習慣方面,每天進行30分鐘出汗運動,有助增加好膽固醇之餘,亦可消除體內的多餘脂肪;最後就是體重管理,保持理想的體重,控制進食的分量和攝取的熱量,都能有效控制患上心肌梗塞的風險。

Row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