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拾遺:流質文學

近年世上多了各種「文學」,有輕文學、暢銷文學,但最受歡迎的,該是流質文學。

以往我們那一輩當學生,只要在學校裏看漫畫都已經被我們那一代的老師大力踐踏,罵我們沒出息沒水準長大了要做文盲做公仔佬,然而到了現今這一代,肯看漫畫的,老師也要循循善誘大加稱讚了,因為這一代孩子,竟然連漫畫都不看了,不看的原因是因為漫畫有字。他們連字都不愛看,就只愛看動畫,還要是廣東話配音的,因為原裝日語配音也得看字幕,字幕也是字啊。

電腦世代的孩子習慣被悅目多變的影像取悅,連每格之間有點留白的漫畫都嫌深奧吃力。懶於咀嚼、專吃易吞食物本來就已經是一種無藥可救的怠惰,更何況真正對身體有益,而且能被好好吸收的東西,總是佶屈聱牙、難以消化的,因為細嚼慢嚥,我們才能以味蕾從整個口腔細胞細細感受食物的質感與味道,思考與得着就是在這樣的必經過程中萌生。要是不必集中精神,不必細味,光是方便就手,所有放進口裏的都是易入口的東西,就像茶泡飯,直接倒進咽喉,吃太多卻會引致胃痛以至胃功能退化噢。

是故,所謂流質文學,就是那些不必讀者消化咀嚼的東西。像太空食物,所有味道都是合成的化學劑,這種流質作品,用廣東話貼切一點形容,簡稱就是「流料」。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