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恩潛水極樂

工作時最怕遇上隨時玩失蹤的「潛水人」,但梁慧恩(Viann)卻樂做潛水人!熱愛潛水的她,享受於30幾米深的水底,飽覽不同的海洋生物,偶然更有魔鬼魚和鯊魚擦身而過。放眼海洋能令她心曠神怡,有助紓緩精神和心理壓力,全面放鬆。

注意升水避免減壓病

在水底世界裏面,雖然可以享受到地面找不到的寧靜和視覺享受,但不少人都覺得潛水是項危險運動,對它敬而遠之。浸會大學體育系教授雷雄德指這是一種錯覺,他說:「潛水本身有一定危險性,但有些意外總可避免,故潛水機構對潛水員的安全監控甚為嚴謹。正常情況下潛水員依指示、按程序進行,如下水前小心檢查所有潛水裝備、跟教練隨隊活動、應用水底手號通訊方式、保持冷靜的頭腦等,一般20至30米的康樂潛水,都是安全的。」

意外由人引起

另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就是經常聽到潛水員容易出現俗稱「潛水夫病」的減壓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簡稱DCS)。形成此病症的成因,乃於潛水員潛至水底時,身體受到很大的水壓,並充斥大量氮氣和氦氣在血管內,阻礙血液循環。因此潛水員在降水和升水時,都會遵守1分鐘降水或升水不多於10米的原則,讓身體自行適應及調節,有機會令體內的水泡慢慢從肺部排走。

倘未能依從上述步驟而行,就有可能患上減壓病。一般而言,患者升水後不會即時出現問題,通常是事發後5至60分鐘,才會感到身體不適。病發時,患者會感到皮膚紅腫、痕癢、聽力轉差、平衡力大降、胸口不適、肚瀉、腹痛、口乾、關節感到疼痛、神經系統如手部會感到刺痛,嚴重者會出現肌肉無力、麻痹、刺痛、頭昏、呼吸困難、血壓下降、休克,嚴重會導致死亡。雷雄德補充,綜合潛水活動的意外原因,大部分是由人為疏忽所造成,當中七成是由減壓病而引起,故潛水員須小心謹慎,以免樂極生悲。

一次拍攝愛上水底

潛水運動在香港一直未能成為主流,其中一個原因是本港缺乏潛水勝地,不少潛水愛好者都會選擇在外地水域進行活動,感受水底壯觀的美麗。熱愛大自然的梁慧恩(Viann)自從200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潛水運動後,便愛上這玩意。

她說:「當時要到菲律賓阿尼洛接受5日4夜的潛水訓練,以拍攝某旅行社的潛水宣傳照片。第一次潛進水底,我感到寧靜輕鬆,看到數之不盡的海洋生物,感到十分驚嘆,那股懾人的吸引力,讓我從此愛上潛水。每年總有幾次離港,到外地潛水,如菲律賓、馬爾代夫等。」

良好體魄應付水壓

對於都市人來說,生活的所需都來得非常方便,漸漸脫離與大自然的關係;而Viann在潛水運動中,重拾這種人類與大自然微妙的感情。而且每次潛進海底,她的心情都感到特別平靜,從而把所有煩惱都暫時忘記。

想進入這個美麗的海洋世界,除了懂得游泳、水性佳之外,還要有強健的體魄。以Viann為例,現時已考獲國際潛水協會的潛水拯救潛水員(Scuba Rescue Diver)執照,一般的潛水深度約為30米。下水前須佩戴所有裝備,當中最重的是氧氣樽,重量約為5至8公斤;同時,進入水底後身體會受到一定的水壓,深度愈高,人體要承受的水壓亦相應增加,當進入海底後,整個人體都會處於受壓狀態,尤其是肺部,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也要花上很大的氣力,體能和心肺差一點都難以應付。

時刻保持冷靜

除要有良好的體力、健康的肺部,熱愛潛水的Viann笑言,此運動有助訓練紀律及服從性:「潛水有一定的風險,所以每位潛水員都不能單獨行事,這不單會令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亦會連累同行的同伴。此外,在水底我們要一眼關七,時刻保持冷靜,因為隨時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我曾試過在30米水深,氧氣樽突然漏氣,幸好及時向教練求救,給我氧氣解困;倘當時我方寸大亂,選擇即時升上水面,就會誘發減壓病(DCS),嚴重的會導致爆肺及休克呢!」

Row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