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拾遺:林格曼效應

途人熙來攘往的鬧巿裏,路人走不了幾步,又回頭朝不遠處吵鬧的核心望去。一個男人正被另外幾個男人拳打腳踢,或者一個女人被其他女人掌摑,或者一個倒臥血泊的人,一個道具假人似的昏倒的軀體。

有人四處張望,以為是電視台整人節目。有人拿起手機拍下整個過程,有人立即致電友人報告,然而就是沒有人真的拿起手機報警。每個人都以為其他人會出手,所有人都認為這樣的事情不可能沒有人報警,為免浪費警力、增加麻煩、惹事上身、延誤自己的時間,還是算了……這,就是林格曼效應﹙Ringelmann Effect﹚。

德國心理學家林格曼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找來一堆人拉網。當拉網的人數增加,每個在拉網的人就會自然出少一點力,人愈多,愈容易有偷懶鑽空子的機會,結果人愈多,愈不容易拉起一張網。有人把這個稱為「社會性偷懶」。人數一多,人就認為自己不必負太多責任,偷懶一下也無妨。為甚麼會在人來人往的鬧巿發生荒謬的失救意外,為甚麼大家都認為會有人關心他所以不必由我來管閒事,為甚麼大家都不認為自己有最終責任,就是因為林格曼效應。

為甚麼有人會對自己的人生偷懶,也許因為那人認為自己也是張網,太多親戚朋友父母師長一起在拉,所以自己也不必太費力……

最終,困在網中的,卻只有自己。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