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談日本:不可缺的和式中文

延續上次關於日語滲入中文的話題,執着於中文的人對此反感,甚至斷言中文會被摧毀,我嘗試從另一角度分析。

若果絕不容許中文採用日本人始創的詞語,恐怕「經濟」、「哲學」、「主義」、「癌」等中文詞語也需要從中文字典中剔除,現今許多常用中文字都是先由日本人從外語翻譯過來。我曾在「不一樣的病名」一文中提及,明治維新後日本人積極學習西洋知識,將大量專有名詞譯成漢字。「經濟」一詞由福澤諭吉從英語翻譯而來,原意是「經世濟民」。明治時代的思想家西周(姓西名周的日本人)頗欣賞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通書》,有句名言是:「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西周取其「希」字從希臘語翻譯出「希哲學」這詞語,簡化後叫「哲學」。「主義」這詞語由同年代的作家福地源一郎從外語翻譯過來。

岐阜縣位於日本中部,地名的由來跟中國有關。戰國時代的諸侯織田信長攻陷稻葉山城後,將城修建並改名為岐阜城。織田從周文王建國的根據地岐山及孔子故鄉曲阜各取一字,構成「岐阜」。

遠古的日本人向中國學習漢字及文化,即使今天日語詞彙滲入中文,打個比喻,只不過好像日本的中華料理有天在香港大行其道,究其根源,也是中國的產物。

藍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