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拾遺:靈感不可靠

作家真是不易為的行業,平日努力觀察感受,看書看戲看人,資料儲存了,還得沉澱等待,等靈感忽然湧現。而這叮一聲的一剎,又得看看當時環境如何。一個作家的靈感來到還真是非常脆弱又神經質的分娩過程,只要寫作環境稍為改變,周圍嘈雜一點、氣溫不對,衣服不舒適,也會令他難得現身的靈感一瞬即逝,化為烏有。

前陣子電腦壞了,加上換了Keyboard,Word系統版本有變,已經足夠讓我大腦「便秘」了好一陣子,總覺手心不相應,寫來窒礙膠凝,不順心。光是電腦壞了或者換個Keyboard已經需要重新適應,你該能想像要是作家身邊發生了甚麼大事,失業失戀、搬家裝修,已經教他們需要更多時間集中精神才能繼續。

聽說上一代還是手寫交稿的時代,有作家一旦找不到她慣用的那種五百格原稿紙立即寫不出東西,害得報紙編輯得派人逐家書局拍門去找,最終找到幾疊,讓作家找回寫作的靈感與心情。

每個作家都有他獨特醞釀靈感的方法,像某種通靈的完現術,需依靠某些實物才能讓另一世界清晰在這裏憑依完現。有作家抽屜裏放一爛蘋果,每次寫稿前總要嗅嗅摸摸才能進入狀態。有人慣用某種墨水筆寫稿,家裏儲下幾十支一模一樣的,當那種筆停產,竟也恰好是他寫作生涯自高峰滑下的分水嶺。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