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拾遺:改編的難度

有「日本奧斯卡」之稱的電影頒獎典禮早前塵埃落定,一直鬥個難分難解的《惡人》與《告白》,前者以五獎險勝,當中包括最佳男女主角獎;後者奪得最佳電影、最佳劇本、最佳導演和最佳剪接四獎。

獲得最佳劇本的是《告白》。我想,如果還有「最佳改編作品獎」,贏的也該是《告白》。

《惡》和《告》的電影版各有千秋,然而要是我們讀過原著,自會發現當中原來分別很大。《告》的成功在於導演中島哲也的詮釋與加工,他把原本很簡單很沒深度的小說美化挖深,為電影加了不少分;《惡》卻因為小說本身已經很出色,作品架構也複雜,所以,不管怎麼改編,讀過小說的讀者,總是覺得稍欠甚麼。

為甚麼我們覺得《挪威的森林》跟想像有出入,就是因為小說本身很出色,不管誰來改編,都不可能滿足不同讀者的投射與想像。

像《告白》這種話題書,文筆、敍事技巧與作品深度都跟《惡人》差一大截,要是你讀過湊佳苗另一本作品《贖罪》,你更會發現作者的技窮與重複。相比之下,要為原本不夠出色的原案Add Value,效果當然比刪節改編本來已經很出色的文本簡單方便得多了。

很多門外漢都以為改編作品,原著愈出色,成功機會愈大,其實不然。本身已是經典,架構恢宏,無從入手,無一段可刪,結果還不如改編普通作品,至少發揮空間比較大,裏面給你任塞棉花發泡膠粒或者螺絲釘的空間也廣闊多了。

王貽興